日薄尘飞官路平。
眼前喜见汴河倾。
地遥人倦莫兼程。
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
早收灯火梦倾城。
日薄尘飞官路平。
眼前喜见汴河倾。
地遥人倦莫兼程。
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
早收灯火梦倾城。
①汴河:《宋史》卷九三《河 渠志》:“汴河,自隋大业 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 淮,至唐,改名广济。宋都 大梁,以孟州河阴县南为 汴首受黄河之口,属于淮、 泗。”
②牓:牌额。
日渐黄昏,尘土飞扬,官员们的道路平坦无阻。
眼前欣喜地看到汴河倾泻而来。
地理距离遥远,人们疲倦不堪,不要急于赶路。
下马之前先寻找墙壁上的题字,出门时随意记录村名。
早早地回家,灯火熄灭,做一个关于倾城的梦。
俞陛云《宋词选释》:长途倦客,薄晚停车,土壁认攲 斜之字,茅 檐访村落之名,皆陆行旅客确有之情景。写景以真切为贵,此等词是 也。结句匆匆旅宿,犹忆倾城,周郎其在邯郸道中向卢生借枕耶?
这首古诗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感慨与感受的诗歌。
诗中的第一句“日薄尘飞官路平”意味着太阳已经西斜,尘土飞扬,官路平坦。这句话传达了诗人行程已经接近尾声的意味。
第二句“眼前喜见汴河倾”描写了诗人眼前看到了汴河倾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汴河景色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第三句“地遥人倦莫兼程”告诫人们旅途遥远,人们应当适度休息,不要过度奔波。
第四句“下马先寻题壁字”表示诗人下马后首先寻找墙上的题字,这表明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
第五句“出门闲记榜村名”表达了诗人在出门时闲散地记录下村庄的名称,这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观察和记录。
最后两句“早收灯火梦倾城”表达了诗人早早回到家中,关上灯火,入梦时仍然心驰神往地沉浸在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的美好回忆之中。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旅途疲劳和归家的思念之情。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
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筋还垂。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新篁爷翠葆,曲径通深窈。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
浓霭迷岸草。
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水亭小,浮萍破处,檐花帘影颠倒。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
屏里吴山梦自到。
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新篁摇动翠葆。
曲径通深窈。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
浓霭迷岸草。
蛙声闹。
骤雨鸣池沼。
水亭小。
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
屏里吴山梦自到。
惊觉。
依然身在江表。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
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
望箭波无际。
迎风漾日黄云委。
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
到长淮底。
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
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
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
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