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把花期数。
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
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绛唇青鬓,渐少花前侣。
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
门外垂杨未飘絮。
试把花期数。
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
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绛唇青鬓,渐少花前侣。
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
门外垂杨未飘絮。
试着把花期细细数。早已有了感春的情绪。眼看那梅花就要吐蕊开放。但愿花永远不凋谢,春天长久留住。只害怕花飞落春天也离去。花开了还默默不语。问花这心意,年年的春天可会知晓?红唇黑发的佳人,在花前渐渐稀少。面对花儿又想起,旧日同游之处。门外垂杨还未飘飞柳絮。
晏几道一生仕途坎坷,家道中落,他的词作多写爱情的聚散离合、人生的悲欢无常。这首《归田乐》可能是他在春日里,看到花开花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时光流逝,从而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词中流露出他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春天和花的情感。上阕中,词人试图细数花期,早早便有了感春之情,他希望花永不凋谢、春天长驻,体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挽留。“只恐花飞又春去”一句,流露出他对时光流逝、美好消逝的担忧。下阕中,花开不语,词人询问花是否知晓年年春天的心意,实则是在感慨时光的循环和人生的无常。“绛唇青鬓,渐少花前侣”则点明了随着时光推移,昔日的佳人逐渐减少,增添了几分伤感。最后“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门外垂杨未飘絮”,通过回忆旧游之地和眼前垂杨未飘絮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的怀旧之情和对时光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将惜春、怀人、感时等多种情感融为一体。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第七子。他的词多写爱情、相思,风格哀怨感伤、细腻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归田乐》是词牌名,不同的词人可能会根据这个词牌创作出不同主题和风格的作品。在古代诗词中,花常常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春天则代表着生机和希望,而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又常常被用来表达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从整体来看,这首词的情感脉络十分清晰。开篇词人就表现出对春天的敏感和关注,他对花期的在意,反映出他内心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上阕围绕花和春展开,词人的情感从期待花的开放,到害怕花谢春去,层层递进,展现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担忧。下阕则从花延伸到人,“绛唇青鬓,渐少花前侣”这一描写,让词的情感更加深沉,不仅有对自然美好消逝的感慨,更有对人事变迁的叹息。最后回忆旧游之地,让这种感慨更加具体可感。晏几道在词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花开还不语”,赋予花以人的情感和神态,使词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词中的意象如梅花、垂杨等,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