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译文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③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④藉(jiè):凭借
此诗大约是虞世南由隋入唐后,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诗人的一生极为坎坷,先是在南朝陈任职,后隋灭陈,与其兄虞世基一同到了长安,“大业初,累授秘书郎,迁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杀隋炀帝后,虞世南被挟持至聊城,“又陷于窦建德,伪授黄门侍郎。”“太宗灭建德,引为秦府参军。”此后他一直辅佐唐太宗,逐渐位高爵显,死后“敕图其形于凌烟阁。”可见诗人一生始终坚持正道而行,在纷纭乱世谨身守持,终于得逢明主,成就美名。此诗即是诗人勤于自勉的写照。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
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
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岂宽。
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
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
双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
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
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
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
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
何言别俦侣,从此间山川。
顾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怜。
危心犹警露,哀响讵闻天。
无因振六翮,轻举复随仙。
陈遵重交结,田蚡擅豪华。
曲台临上路,高轩抵狭斜。
赭汗千金马,绣轴五香车。
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夏莲开剑水,春桃发绶花。
高谈辩飞兔,摛藻握灵蛇。
逢恩出毛羽,失路委泥沙。
暧暧风烟晚,路长归骑远。
日斜青琐第,尘飞金谷苑。
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襦。
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