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题稚川山水》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戴叔伦浏览量:522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暗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题稚川山水》拼音版
zhì chuān shān shuǐ
[ [ táng cháo ] ] dài shū lún
sōng xià máo tíng yuè liáng , , tīng shā yún shù àn cāng cāng       
háng rén xiàn qiū fēng , , shuǐ qīng shān xiāng
题稚川山水古诗译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江中的沙洲和云遮掩的树木一片苍暗。路上的行人不禁泛起了阵阵思秋的情怀,那隔水的青山就像自己的故乡。

题稚川山水古诗注解
  • 稚川:在今江西省德兴县。这里指稚川的山水。
  • 五月:农历五月,公历六月左右,正值夏季。
  • 汀沙:指水边或水中的沙滩。
  • 云树:云烟缭绕的树木。
  • 暗苍苍:形容景色灰暗、深青色的样子。
  • 秋风思:指悲秋的思绪。秋风往往带来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容易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
题稚川山水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戴叔伦一生仕宦,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可见他仕途不甚得意。他奔走于仕宦途中,当是常有漂泊之感,故触景生情,方能写出此动人之作。从诗中所写景象来看,此诗当是作者旅途中经过江西稚川时所作。

题稚川山水古诗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夏日山水图。“松下茅亭五月凉”,点明时间是五月,地点是松下茅亭,一个“凉”字,既写出了气候的凉爽宜人,又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汀沙云树暗苍苍”,描绘了江边沙滩和云雾缭绕的树木,给人一种苍茫、深邃的感觉。

后两句则由景入情。“行人无限秋风思”,行人在这样的景色中,不禁涌起了无限的悲秋之情。“秋风思”不仅是对秋天的感慨,更是对人生、对故乡的思念。“隔水青山似故乡”,诗人看到隔水的青山,觉得它就像自己的故乡,这种联想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

整首诗情景交融,以景衬情,通过对夏日山水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思乡的痛苦,而是通过行人的“秋风思”和对青山的联想,将思乡之情委婉地表达出来,更具感染力。

题稚川山水知识点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有《戴叔伦集》。

古诗中常常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如这首诗中,通过夏日山水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秋风思”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达悲秋、思乡、怀人等情感。

题稚川山水讲解

这首诗是戴叔伦在旅途中所作,描绘了稚川山水的景色,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写景,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夏日山水画卷。松下茅亭,让人感觉凉爽舒适;汀沙云树,又增添了几分苍茫和神秘。

后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行人在这样的景色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悲秋的思绪。而隔水的青山,又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是通过“似故乡”这样的委婉表达,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先体会诗中的景色描写,感受其清幽、宁静的氛围。然后再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体会他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情感。

作者戴叔伦介绍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相关作品

闺怨

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

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

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

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

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

犬吠空山响,林深一径存。

隔云寻板屋,渡水到柴门。

日昼风烟静,花明草树繁。

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不记逃乡里,居然长子孙。

种田烧险谷,汲井凿高原。

畦叶藏春雉,庭柯宿旅猿。

岭阴无瘴疠,地隙有兰荪。

内户均皮席,枯瓢沃野餐。

远心知自负,幽赏讵能论。

转步重崖合,瞻途落照昏。

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抚州处士胡泛见送北回两馆至南昌县界查溪兰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

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

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

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

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

挥袂千里远,悲伤去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