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四愁诗》原文
朝代:两汉 作者:张衡浏览量:188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四愁诗》拼音版
chóu shī
[ [ liǎng hàn ] ] zhāng héng
suǒ zài tài shān       
wǎng cóng zhī liáng jiān , , shēn dōng wàng zhān hàn       
měi rén zèng jīn cuò dāo , , bào zhī yīng qióng yáo       
yuǎn zhì xiāo yáo , , wéi huái 怀 yōu xīn fán láo       
suǒ zài guì lín       
wǎng cóng zhī xiāng shuǐ shēn , , shēn nán wàng zhān jīn       
měi rén zèng qín láng gān , , bào zhī shuāng pán       
yuǎn zhì chóu chàng , , wéi huái 怀 yōu xīn fán shāng       
suǒ zài hàn yáng       
wǎng cóng zhī lǒng bǎn zhǎng , , shēn 西 wàng zhān shang       
měi rén zèng diāo chān , , bào zhī míng yuè zhū       
yuǎn zhì chí chú , , wéi huái 怀 yōu xīn fán       
suǒ zài yàn mén       
wǎng cóng zhī xuě fēn fēn , , shēn běi wàng zhān jīn       
měi rén zèng jǐn xiù duàn , , bào zhī qīng àn       
yuǎn zhì zēng tàn , , wéi huái 怀 yōu xīn fán wǎn
四愁诗注解

  ⑴所思:指所思念的人。太山: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
  ⑵从:追随。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⑶翰:衣襟。
  ⑷金错刀:王莽铸币“一刀平五千”,因“一刀”两字用错金工艺,故称之为“金错刀”。一说指用黄金镀过刀环或刀把的佩刀。错,镀金。
  ⑸英琼瑶:发光的美玉。英,“瑛”的假借字,玉的光泽。琼、瑶,两种美玉。
  ⑹莫致:无法送达。倚:“猗”的假借字,语助词,犹今口语“啊”。
  ⑺桂林:秦郡名,汉改置为郁林郡,治布山,即今广西贵港。
  ⑻湘水:源出广西兴安海阳山西麓 [7] ,东北流入湖南省境,会合潇水,指湘阴县注入洞庭湖。
  ⑼金琅(láng)玕(gān):用金叶镶着的美玉,即所谓的“金镶玉”。金,一作“琴”。琅玕,似玉的美石。
  ⑽汉阳:郡名,西汉称天水郡,东汉明帝改为汉阳郡,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南。
  ⑾陇阪(bǎn):即陇山,在陕西陇县西北六十里。阪,山坡。
  ⑿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⒀襜(chān)褕(yú):直襟,代指直襟的衣服。
  ⒁踟(chí)蹰(chú):徘徊不前貌。
  ⒂烦纡(yū):愁闷郁结。李周翰注:“烦纡,思乱也。”
  ⒃雁门:古郡名,东汉雁门郡治阴馆,在今山西代县西北。
  ⒄雰(fēn)雰:雪盛貌。一作“纷纷”。
  ⒅锦绣段:成匹的锦绣。段,与“端”同义。一说段是“缎”的假借字,作“履后跟”解。
  ⒆案:古时放食器的小几,形如有短脚的托盘。一说古“椀”字,即碗。
  ⒇烦惋(wǎn):郁闷叹恨。惋,怨。

四愁诗译文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脉艰险让我不得亲近美人。
  侧身向东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琼英美玉。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徘徊不安。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心意烦乱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测让我到不了桂林。
  侧身向南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给我琴琅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成双的白玉盘。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因失意而悲伤。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烦忧不乐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汉阳。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陇阪迂回险阻让我难至汉阳。
  侧身向西望眼泪沾湿了衣裳。美人送给我貂襜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
  但是道路遥远使我徘徊不进,犹豫不决。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愁闷郁结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门。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纷纷让我难以到达雁门。
  侧身向北望眼泪沾湿了衣巾。美人送给我锦绣段,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几案。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一再叹息。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郁闷怨恨呢?

四愁诗创作背景

  根据孙文青的《张衡年谱》,《四愁诗》当作于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张衡做河间王相时。汉安帝刘祜在位十八年中,外戚专权,宦官乱政,皇帝徒有虚名。永建元年(126),汉顺帝刘保即位,不能革新政治,种种弊端不但没有革除,反而变本加厉。张衡目睹东汉朝政日坏,天下凋敝,而自己虽有济世之志,希望能以其才能报效国家,却又忧惧群小用谗,因而郁郁叹恨,遂作《四愁诗》以抒怀。《文选》所收此诗小序说:“时天下渐弊,张衡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

四愁诗赏析

  张衡传世诗歌有三首,以这首《四愁诗》为最有名。此诗以美人比君子,以珍宝比仁义,以“水深”等比小人(后人又补充说:“泰山”等乃喻明如,“梁父”等乃喻小人),皆准于屈原之遗义。这是古人的说法,今人则视此诗寓有寄托者。但是,《四愁诗》的情调非常风流婉转,以至于若把那恼人的、“载道”味儿甚浓的寄托说撇开,单把它看成一首情意执着真挚的情诗,确实也全无不可。
  钟情美人之意既明,则爱君之深亦自可推知。《文选》将诗分成“四思”,其“一思”意为:那无日不引人思慕的美人,身居东方泰山云雾之中,邈焉难求,而“我”之渴望,却惟在能追从她的身边、呼吸于她的芳馨之中,则“我”情的执着痴迷,已隐然可体味矣。及至那小小梁父顽丘,阻“我”不得亲近美人,而“我”竟引领侧望,至于泪下涟涟,衣襟为湿,则“我”情之真之切,也已豁然无所隐藏矣。诗至此三句,自与一段落,诗人有情之痴的面目,已宛然可见。以下四句,更成一段落,诗人言之益深,亦令人读而感慨益深。古人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我”怀中有琼英美玉,不能不思报赠。如今,虽然明知梁父为阻、道路悠远,这份礼物决无可能送达,此生只能长作徘徊瞻望、怅惘以终;然而,“我”却为何总是不能绝念、总是心意烦乱、劳思无尽?诗人仿佛自己也不明白自己为何情重一至于此。
  “一思”既已,“二思”“三思”“四思”源源不断,连翩而至,“我”首次“求女”虽然告挫,但“我”却绝不停止努力。当那赠他琅玕美石的美人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间时,他便怀着成双的白玉盘奔往南方;当那赠他貂裘短服的美人飘飘于汉阳丘岭之上时,他便揣着明月宝珠趋向西方;当那赠他锦绣彩段的美人出没于雁门关塞之时,他又赶紧携着青玉制就的几案,驰走北方,虽然湘水深不可测,限“我”莫及桂林;虽然陇阪悠长无已,阻“我”难至汉阳;虽然塞上雨雪纷纷,碍“我”不达雁门;虽然每次都是受阻而止,每次都落得涕泗滂沱,沾染裳襟,每次都徒增惆怅,每次都忧思益加难释——然而,“我”却始终不倦,矢志不移。可以想见,倘若天地之间不止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此诗就不止“四思”。诗人的奔走将至于千、至于万,诗人的愁思且巍过五岳、广过江河。切莫以“四愁”之间仅有并列而无递进,而嫌其章法单调少变化;若《诗经》之《秦风·蒹葭》止于“宛在水中央”,君不将谓其殊少文气乎?若《陈风·月出》止于“劳心悄兮”,君不将觉其“心”之“劳”犹不甚乎?惟有一之不足,至于再,至于三、四,始能见诗人之深情缠绵、寄意幽远。即如此诗,“愁”虽止于“四”,但其愁绪究竟延伸于胡底,是难以测量的。“一唱而三叹,慷慨有余哀”,若要领会此种境界,则当从《四愁诗》之类重章、叠句上索解。
  《四愁诗》非但内容足以使人动容,其句式也极引人注目,它是中国古诗中产生年代较早的一首七言诗。七言诗由来尚矣,但全诗句子均为七言,而每句都采用上四字一节、下三字更为一节的形式,句中又几乎不用“兮”字作语助的诗,在现存的创作年代确切可信的古诗(而非载于后世著作中、真伪莫辨的《皇娥歌》《柏梁诗》之类)范围里,此诗是最早的一首,这就是《四愁诗》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在此以前,七言诗或是杂以八言、九言者,如汉武帝《瓠子歌》;或是每句前三字、后三字各为一节、而中间夹一“兮”字,如项羽《垓下歌》、李陵《别歌》:这些,都不能算作典范的七言诗。至于汉乌孙公主的《悲愁歌》,虽然已达到全篇上四下三,但每句两节之间还存有“兮”字,成了一首八言诗,句式上虽接近于典范的七言诗,却终不能归入七言诗的范畴。唯此诗除了每章首句以外,其余句子与后世七言诗已全无二致,显得整饬一新、灿然可观。曹丕的《燕歌行》,自是一首成熟的七言诗。而《四愁诗》作为七言诗,虽然尚有不少《诗经》的痕迹如重章叠句、每章句子为奇数,以及《楚辞》的痕迹如“兮”的使用;但是,它的上四下三的句式,却早在大半个世纪以前已达到了《燕歌行》的水准,同时这种句式在抒情上的优势——即节奏上的前长后短(异于四言诗及《垓下歌》之类七言的并列,和五言的前短后长),使听觉上有先长声曼吟、后悄然低语的感受,而节奏短的三字节落在句后,听来又有渐趋深沉之感,如此一句循环往复,全诗遂有思绪纷错起伏、情致缠绵跌宕之趣——《燕歌行》有之,《四愁诗》亦已有之。

四愁诗后世影响

  张衡的《四愁诗》初步具备了七言的形式,出现时间较早,又广为传诵,所以对七言诗的发展有极大影响,堪称典范化的七言诗的首块里程碑。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曾模仿张衡的《四愁诗》的句式和结构创作了一首拟古的新打油诗《我的失恋》。

作者张衡介绍
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张衡相关作品

经史阁四言诗

玄黄氤氲,混沌未死。

道隐冥默,文郁雕跂。

蚩蚩熙熙。

结绳而治。

谁凿七窈,鸿蒙拊髀。

马图鸟迹,彷佛文字。

羲轩勋华,授受一理。

典谟训话,浑浑无拟。

天生素王,躬服仁义。

宪章祖述,参赞经纬。

经揭日月,史严辞事。

九流说铃,诸子疣赘。

秦灰小厄,鲁壁阐秘。

白首齐生,口诵臆记。

枝叶扶疏,风流委靡。

汉兴购求,六经大奋。

舒向校雠,班马传纪。

尔雅同风,沿袭世次。

宋三百年,超轶姚姒。

际海薄天,声教渐被。

惟此东邑,蔼蔼多士。

孔墙巍巍,重屋丹绮。

群玉之府,五经之笥。

排签插架,堆案盈几。

藻饰皇猷,驰骋帝轨。

兰薰颜冉,玉洁曾史。

物忌太盛,道有中否。

何物坏宅,有士抱器。

坛荒杏老,墉鼠穴虺。

川竭珠逃,椟破玉毁。

炷灯拭案,篇壒燬。

观鹳雅鸦,鲁鱼亥豕。

斲轮糟粕,负蛉口耳。

忘筌舍蹄,出足弃履。

文未丧天,道不坠地。

起废者谁,孟母之子。

薄言采藻,於彼沼沚。

鸠工损资,不损廪饩。

榱桷得宜,轮奂有炜。

肩摩踵接,出入槐市。

非此乔木,畴克大庇。

非我宗匠,孰主张是。

祖有令德,世济其美。

休声日流,与道终始。

愿言不获。

终然永思。

用广陈君以画徵题

陈君昨从江右归,元龙豪气如虹霓。

清晨访叙契阔,手持锦轴徵余题。

远山近山凡几簇,三两人家住溪曲。

酒旗扔曳朝日晴,渔舟来往烟波缘。

属玉鵁鶄聚暖沙,疏篱老屋带烟霞。

竹边有客烧新笋,林下何人扫落花。

景趣无穷来宛转,一抹岚光见平远。

斯图精致非寻常,妙笔原知归北苑。

君家旧住桥子东,森森乔木含清风。

颍川世系年应远,使节勋名孰兴同。

君视黄金犹土苴,好画如逢不论价。

何当乘兴去相寻,索看新收古名画。

龙潭瀑布泉

古木千章荫浅滩,干霄危石噀飞湍。

水晶帘下谁安女,乱掷珍珠落玉盘。

题东老庵

东老遗风且百年,乡评犹叹子孙贤。

金丹数满三千行,玉笈名留十八仙。

座上杯盘由好客,鼎中饘粥且随缘。

相逢咸恨匆匆去,绝胜空回访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