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念奴娇》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张鎡浏览量:167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

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

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

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波双秀。

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

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

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念奴娇》拼音版
niàn jiāo
[ [ sòng cháo ] ] zhāng
绿 yún yǐng , , míng xiá zhī jiù , , qiān zhòng wén xiù       
hóng jiāo , , hǎo shì wèi kāi shí hòu       
bàn qiè chūn hán , , bàn biàn 便 qíng , , yǎng yān zhī tòu       
xiǎo tíng rén jìng , , nèn yīng qīng zhòu       
yóu xié shǒu fāng yīn , , zhī xié dài , , jiāo yàn shuāng xiù       
xiǎo qīng lián huā zǒng jiàn , , zhēng huā zhǎng jiǔ       
zuì qiǎn xiū guī , , shēn tóng shuì , , míng hái xiàng shǒu       
miǎn jiāo chūn , , duàn cháng kōng tàn shī shòu
鉴赏

  南宋的咏物词讲究工巧尖新,富于文人化的情趣,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向和生活情调。这在张鎡的《念奴娇》词中体现地尤为鲜明。

  张鎡这首词,作于南湖别墅的宜雨亭上。在宋人海棠词中虽非冠冕之作,却也写得清丽秀逸,婉转有致,富有文人化的情趣。

  上片,首起三句“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总写海棠花叶之美。在这三句中,词人连用三个比喻,渲染出红花绿叶交相辉映的秀美景色。“绿云”喻写其枝叶之密,绿阴之浓,点出千叶海棠枝叶茂盛的特征。“明霞”二字,极喻海棠花红艳亮丽之色。“文绣”则形容花叶色彩组合之美。前面加上“千重”二字,又描绘出绿叶红花重重叠叠,色彩斑斓的画面。同时,绿云与明霞,又是明暗亮度的对比,还是冷暖色调的对比,实写与虚想结合,构思立意,显出词人的匠心独运。接下去的两句,“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写海棠花娇嫩慵懒之态。因花开有迟早之分,故色泽有深浅之别。深者紫而含光,浅者红而娇艳。后面以“扶不起”三字承接,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海棠花娇而无力的情态,使人联想到睡美人和醉美人的韵致。“好是未开时候”,是由郑谷《海棠》诗的“娇娆全在欲开时”变化而来。

  诗人都爱欲开未开的海棠花,是因为那深红的蓓蕾,在青枝绿叶的映衬中显得格外娇美。含苞未放的花朵蕴藉含蓄,生机无限,有一种蓬蓬勃勃的青春活力,最易引发人们美好的情思。“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三句,解释了海棠含苞未放的原因,具体而细腻地形容出海棠花欲开未开时的特殊美感。那点点蓓蕾,一半因春寒而不肯芳心轻吐,一半因映晴色而展露秀容,羞怯娇嫩,直养得蕾尖红透,艳丽动人。当此际,词人完全沉浸在美的追索中,为花的幽姿秀色而陶醉。“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两句,笔波一折,而且一转即收,转得好也收得好,恰到好处。这歇拍处的一转一收,使整片词灵气活泛,不仅很好地兜住了上片,而且为下片另辟词境作好了过渡。

  下片由写花转而写人。在咏物词中,人就是龙的眼睛,缺少了人的点缀,就会缺乏生气和灵动感。换头以“犹记”逆入,连写五句,记昔日与情人赏花情景开拓出一片新的境界。前三句“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双波秀”,回忆芳阴下携手同游,她鬓边斜插着一枝娇艳欲滴的海棠花,双眸明秀,秋波含情。后两句“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写两人在花前小语,轻怜密爱,此情当日,海棠花正是我们海誓山盟的见证人。如今花开依旧,而伊人何处?深觉情缘之事,“争(怎)得似花长久”!这是词人的感伤,一句又转回现在。“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三句,词人又爱屋及乌,把对情人的眷恋移情到海棠花上。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夜深”句,字面用苏诗,而又另创新意。“同睡”,连下句言相伴守而睡。这几句写得缠绵悱恻,婉曲细腻,词人眷恋的是花?是人?还是兼而有之?估计词人此刻也迷离难辨了吧?末两句,“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紧承上三句写出解释词人与花“同睡”、“相守”的原因。乃在于深恐韶光倏逝,花与春同去。这样就在爱花情中又加上惜春之情,感情份量更重,词意也随之打进了一层。意谓若教春去,就要为之断肠,就要作诗遣怀,就要因诗而瘦。“诗瘦”本于李白戏赠杜甫诗:“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若。”(见唐孟棨《本事诗·高逸》)

  这两句机杼自出,翻出新意,技巧亦高,深刻而细腻地揭示了一位词人不能辜负韶光的心理活动。读来真挚恳切,直语感人。

作者张鎡介绍
张鎡,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循王张俊之曾孙。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张鎡出身华贵,能诗擅词,又善画竹石古木。尝学诗于陆游。尤袤、杨万里、辛弃疾、姜夔等皆与之交游。《齐东野语》载“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又以其牡丹会闻名于世。
张鎡相关作品

瑞鹤仙

喜浓寒乍退。

风共日、已作深春天气。

轻车载歌吹。

选名坊闲玩,落梅秾李。

无端雨细。

动清愁、聊成浅醉。

怅年时、携手同来,笑里绣帘斜倚。

佳节匆匆又至。

抚事惊心。

忍堪重记。

阑情倦意。

行不是,坐不是。

闷归来,已早游人回尽,灯暗重门欲闭。

念欢娱、最是今宵,怎知恁地。

宴山亭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

竹槛气寒,莼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

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

无绪。

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

犀奁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

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

留住。

直到老、不教归去。

八声甘州

领千岩万壑岂无人,惟欠稼轩来。

正松梧秋到,旌旗风动,楼观雄开。

俯槛何劳一笑,瀚海荡纤埃。

馀事了凫鹜,闲命尊罍。

江左风流旧话,想登临浩叹,白骨苍苔。

把龙韬藏去,游戏且蓬莱。

念乡关、偏怜霜鬓,爱盛名、何似展真才。

怀公处,夜深凝望,云汉星回。

柳梢青

千丈风漪。

霁光明处,花柳高低。

箫鼓声中,宝钗遥认,兰棹交驰。

贪呆觑着帘儿。

不好价、伊家怎知。

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

八声甘州

对黄花犹自满庭开,那恨过重阳。

凭阑干醉袖,依依晚日,飘动寒香。

自叹平生豪纵,歌笑几千场。

白发欺人早,多似清霜。

谁信心情都懒,但禅龛道室,黄卷僧床。

把偎红调粉,抛掷向他方。

□唤汝、东山归去,正灯明、松户竹篱旁。

关门睡,尽教人道,痴钝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