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浪淘沙》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邓剡浏览量:154

疏雨洗天清。

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须携酒访新亭。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浪淘沙》拼音版
làng táo shā
[ [ sòng cháo ] ] dèng yǎn
shū tiān qīng       
zhěn diàn liáng shēng       
jǐng tóng zuò qiū shēng       
shuí niàn shēn qīng , , qiān piāo líng ? ? mèng duàn tái chéng       
yuè dàn cháo píng       
biàn 便 xié jiǔ fǎng 访 xīn tíng       
jiàn dāng shí wáng xiè zhái , , yān cǎo qīng qīng
赏析

  邓剡被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经建康,邓剡作了此词。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古话说得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此词一开篇,便给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跟《唐多令》词里写的“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意绪相通。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李后主亡国后所作《浪淘沙》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和此词中所讲的“客身”皆指亡国之虏沦落于异域的生活。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中借己情感之转折,演绎出作词的生活。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

  梦醒之后,到哪里去呢,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据《世说新语·言语篇》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藉卉饮宴。周侯(岂页)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自己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它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所表达的意思相符。李白慨叹历史之已成陈迹,而邓剡却多了一层亡国的实感。从情感之深切,邓剡实多一层。作为结句,它能融情入景,从而引读者于审美活动中直接领悟人生哲理。

作者邓剡介绍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邓剡相关作品

简寂观

一迳两山合,迢迢入青空。

前横交剑流,后倚叠云屏。

平生三笑图,此日丹元庭。

双瀑隐如画,可玩不可听。

东瀑更飘洒,珠玑落青冥。

丹井久湮芜,蜕骨何由灵。

何年老鹤归,松桧语丁宁。

苦竹不肯笋,知此味甘馨。

秋深石坛冷,液液枕参横。

砻山

斜阳客如画,路围丛薄间。

惊禽忽冲起,似石投前山。

疏影·瑶尊蘸翠

瑶尊蘸翠。

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

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

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

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

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

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

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

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

烛影摇红·郢雪歌高

郢雪歌高,天教鹤子参鸣和。

薰风旌节瑞华□,光动垂弧左。

早是烟楼撞破。

更明珠、重添一颗。

镜容中夜,摩顶欣然,石麟天堕。

未羡眉山,两峰儿子中峰我。

推贤世世珥金貂,何况阴功大。

欲写弄獐书贺。

愧无功、难消玉果。

摩挲老眼,曾识英雄,试啼则个。

满江红·王母仙桃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

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欹侧。

恨风沙、吹透汉宫衣,余香歇。

霓裳散,庭花灭。

昭阳燕,应难说。

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

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