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洞仙歌》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晁补之浏览量:403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洞仙歌》拼音版
dòng xiān
[ [ sòng cháo ] ] cháo zhī
qīng yān chù , , hǎi fēi jīn jìng       
yǒng xián jiē guì yǐng       
liáng shí líng luàn duō shǎo hán jiāng , , shén jīng yuǎn , , wéi yǒu lán qiáo jìn       
shuǐ jīng lián xià , , yún píng kāi , , lěng jìn jiā rén dàn zhī fěn       
dài dōu jiāng duō míng , , jīn zūn , , tóu xiǎo gòng liú xiá qīng jìn       
gèng xié chuáng shàng nán lóu , , kàn zuò rén jiān , , qiū qiān qǐng
创作背景
  这首《洞仙歌》是晁补之于公元1110年(宋徽宗大观四年)中秋作于泗州(宋时属淮南东路)。作者时任泗州知州。此词为作者绝笔之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注释⑴泗州:今安徽省泗县。⑵幂(mì):烟雾弥漫貌。⑶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⑷寒螀(jiāng):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⑸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⑹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⑺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⑻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⑼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吾何人哉?”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⑽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作者晁补之介绍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晁补之相关作品

馆宿

残雪封条未干,兰台幞被春寒。

斜日房栊吏散,鸣鸠飞下栏干。

返迷辞

五逹跂,行者迷。

茨菉蹊,蚖蜴嬉。

杳凄凄,莽离离。

赫隆曦,可环时。

日黯西,与谁期。

往不思,逢诡期。

死{犭禺}貔,安可知,亟反之。

大道夷,都邑差。

车马驰,冠剑祇。

志可持,能足施。

贵名垂,好爵靡。

俨罇卮,餍粱肥。

窈室帷,安厥妃。

观盈亏,浩浩移。

逝不迟,咸若斯。

何绥绥,不返为。

从魈夔,神索衰。

今狐疑,后当悲。

我此词,如泰龟。

过铜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

云端忽露碧孱颜,如髻如簪缥缈间。

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

过金堤刘景文

云间高堞如云白,草下深濠如草碧。

逶迤陇断出平堤,前见黄河如带直。

官居乃在城西原,荒台古木乌鸟翻。

美人芳气如秋菊,坐令晔晔弃中园。

不忧泑泽豪不杀,夜识汉中龟鳖在。

借须走马候水曹,后时此会何由再。

霸陵往来初避名,执贾不回人更惊。

无心踯躅路寝养,服车安用仍一鸣。

未若捧罂何不可,二豪螟蛉与蜾臝。

况闻举案良亦贤,那爱五花论酒钱。

不然憭憟坐岁晚,风入衰柳催寒蝉。

我论李君其趣独,自喻愚公徙王屋。

是中聊可外形骸,官闲方辔相与来。

过熊耳山

杀一不辜神所恫,吕母何预于樊崇。

蜂蚁无王求所止,一朝积甲齐熊耳。

两峰相向犹眈眈,千载定林余一龛。

我来扪石望荆杞,此山阅人亦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