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代春怨》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刘方平浏览量:129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代春怨》拼音版
dài chūn yuàn
[ [ táng cháo ] ] liú fāng píng
cháo cán yīng bàn qiè , , kāi lián zhī jiàn cǎo       
tíng qián shí yǒu dōng fēng , , yáng liǔ qiān tiáo jìn xiàng 西
鉴赏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

  “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是前者,是后者,抑或两者皆有,总不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李重元《忆王孙》)。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这两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诗中须有人在”。这首诗句句写景, 却句句“有人在”,人与自然获得了奇妙的对应。“人”之所见所闻,既是情的触媒,又是意的流向,“人”之情动心驰,与物之声色势态融为一体,是情化的自然,是自然的情化,两者浑然无迹,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

作者刘方平介绍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刘方平相关作品

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

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

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

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渡潇湘。

相和歌辞·婕妤怨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

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

歌宛转,宛转恨无穷。

愿为潮与浪,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

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

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铜雀妓

遗令奉君王,嚬蛾强一妆。

岁移陵树色,恩在舞衣香。

玉座生秋气,铜台下夕阳。

泪痕沾井干,舞袖为谁长。

送别

华亭霁色满今朝,云里樯竿去转遥。

莫怪山前深复浅,清淮一日两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