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题李愬画像》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惠洪浏览量:132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君得李佑不肯诛。

便知元济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君看齁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

《题李愬画像》拼音版
huà xiàng
[ [ sòng cháo ] ] huì hóng
huái yīn běi miàn shī guǎng 广 , , zhī tūn xiàng       
jun1 yòu kěn zhū       
biàn 便 zhī yuán zài zhǎng       
yáng gōng háng huà hàn , , zhàn liáng jiāo       
gōng fāng chén zhì zhū jiāng , , yòu xiào yuán tóu       
xuě zhōng háng shī děng ér , , cài zhōu cáng xiù       
yuǎn rén xìn xiǔ 宿 yóu wèi zhī , , lèi 西 píng zhū       
jǐn páo dài réng fēng , , zhǔ zhǎng jiàn liáng gōng       
jun1 kàn tuó jiàn chéng xiàng , , tiān xiàng shǐ zhōng
简析
  这首诗气势恢宏,语词铺张,大有山谷诗风。惠洪虽未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内,但人皆视其为江西诗社中人。全诗简洁精炼,沉着雄辩,突出地表现出李愬足智多谋、忠君爱国的大将风度。李愬(773-821),唐代著名将领,洮州临潭(属甘肃省)人。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任唐、随、邓州节度使,与叛将吴元济(时任申、光、蔡三州节度使)相邻。他表面松弛军备,以麻痹叛敌,暗中整顿军伍,善待降人。次年冬,乘雪夜突袭蔡州,生擒吴元济,成为中国古代战史上奇袭之范例。他亦因此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公,时人为立祠塑像、题诗绘图。诗中惠洪把李愬与西汉开国元勋韩信相提并论,甚至认为李愬的功绩超过了韩信。
注释
①淮阴:指韩信,韩为淮阴人,后又封淮阴侯。广武:指李左车,汉初名将兼谋士,曾受封广武君。李左车初仕于赵,韩信率兵攻赵。李左车为赵献计拒韩,未见纳。韩用背水阵破赵,擒赵王、斩陈余、生俘李左车。韩亲为李释缚,奉为师,执弟子礼甚恭。受李指点。迅速攻破燕齐。凭韩信这种威势和气量,项羽岂是对手。②李佑:叛首吴元济的勇将,李愬设计擒之,厚待,佑感恩献计,助李愬破蔡州。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父死,自领其军,据申、光、蔡三州而叛。李愬破蔡州,生擒之,押送长安受诛。掌股:掌握之中。③羊公:指羊祜。晋大将羊祜守荆州十年,行仁政,惠士民,图攻灭东吴。此处再提李愬感化李佑事。羊祜偃旗息鼓,隐蔽灭吴意图,李愬效之,麻痹吴元济戒心。④鸷:勇猛兼且深沉。无头颅:吴元济被囚至京师,斩于独柳,其夜,即失其首。⑤雪中联:两句写雪夜突袭蔡州之况。袖底喻军事计划之隐秘也。⑥远人:指蔡州吴元济等人。信宿:此次奇袭雪中行军连续两日夜。西平:李愬父李晟,以击破朱泚功封西平郡王。朱泚:唐卢龙节度使,率兵叛唐,建元称帝,自号汉元天皇,据有长安,唐德宗逃奔。李晟回师夜袭,破之。⑦锦袍玉带:李晟、李愬父子待将士甚厚,皆尝解锦袍玉带赠部将,激励忠义。拄颐长剑:佩剑耸起,碰及面颊,喻大将威仪风度。大梁公:大凉公,李愬以功封凉国公,食邑三千户。⑧鞬(jiàn)橐:古代盛弓箭之具。丞相:指裴度,实为平叛破蔡最高统帅。李慑破蔡后,按兵等待裴度。度至,戎装礼谒,足见李愬知礼识度,顾全大局。天:皇帝、皇朝也。指李愬忠于朝廷之志始终不渝。
作者惠洪介绍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惠洪相关作品

西江月·大厦吞风吐月

大厦吞风吐月,小舟坐水眠空。

雾窗春晓翠如葱。

睡起云涛正涌。

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

玉笺佳句敏惊鸿。

闻道衡阳价重。

西江月·十指嫩抽春笋

十指嫩抽春笋,纤纤玉软红柔。

人前欲展强娇羞。

微露云衣霓袖。

最好洞天春晚,黄庭卷罢清幽。

凡心无计奈闲愁。

试拈花枝频嗅。

西江月·入骨风流国色

入骨风流国色,透尘种性真香。

为谁风鬓涴新妆。

半树入村春暗。

雪压枝低篱落,月高影动池塘。

高情数笔寄微茫。

小寝初开雾帐。

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

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

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

安知跨大海,往反如入郭。

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

旁多聚观者,缩头胆为落。

僻居少过从,闲庭堕斗雀。

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

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

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

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

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

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

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

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

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

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

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

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

”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鹧鸪天·蜜烛花光清夜阑

蜜烛花光清夜阑。

粉衣香翅绕团团。

人犹认假为真实,蛾岂将灯作火看。

方叹息,为遮拦。

也知爱处实难拼。

忽然性命随烟焰,始觉从前被眼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