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临江仙》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陈与义浏览量:274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临江仙》拼音版
lín jiāng xiān
[ [ sòng cháo ] ] chén
gāo yǒng chǔ chóu , , tiān jiē cōng cōng       
liú huā qún hóng       
rén zhī , , mǎn lián fēng       
wàn shì shēn shāng lǎo , , róng kuí níng xiào qiáng dōng       
jiǔ bēi shēn qiǎn nián tóng       
shì jiāo qiáo xià shuǐ , , jīn dào xiāng zhō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注释①午日:端午,酬:过,派遣。②节序:节令。③“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红。这是怀念昔时生平岁月之意。④戎葵:即蜀葵,花开五色,似木槿。

创作背景
  此词为作者流寓邵州(湖南邵阳)时作,时为建炎四年(1130年)。避乱天南,再逢佳节。追忆中州盛日,不免凄然以悲。“无人”两句,以淡笔写深心。“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尤觉思远意长,婉曲沉挚。
作者陈与义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
陈与义相关作品

风雨

风雨破秋夕,梧叶窗前惊。

不愁黄落近,满意作秋声。

客子无定力,梦中波撼城。

觉来俱不见,微月照残更。

过孔雀滩赠周静之

海内无坚壘,天涯有近亲。

不辞供笑语,未惯得殷勤。

舟楫深宜客,溪山各放春。

高眠过滩浪,已寄百年身。

过君山不获登览

我梦君山好,万里来南州。

青眉横玉镜,色照城中楼。

胜日空倚眺,经年未成游。

今朝过山下,贼急不敢留。

嵌空浪吞吐,荟蔚风飕飗。

龙吟杂虎啸,九夏含三秋。

了与遥赏异,况乃行岩幽。

蚍蜉何当扫,延伫回我舟。

掷去九节筇,褰裳走林丘。

会逢湘君降,翠气衣上浮。

山椒望苍梧,寄恨舒冥搜。

赴陈留二首·零

马上摩挲眼,出门光景新。

雅鸣半陂雪,路转一林春。

旧岁有三日,全家无十人。

平生鹦鹉盏,今夕最关身。

赴陈留二首

草草一梦阑,行止本难期。

岁晚陈留路,老马三振鬐。

自看鞭袖影,旷野日落迟。

柳林行不尽,想来见春时。

点点羊散村,阵阵鸿投陂。

城中那有此,触处皆新诗。

举手谢路人,醉语勿瑕疵。

我行有官事,去作三年痴。

遥闻避谷仙,阅世河水湄。

时从玩木影,政尔不忧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