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韩翃浏览量:272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拼音版
chóu chéng yán qiū shì jiàn zèng
[ [ táng cháo ] ] hán hóng
zhǎng diàn yíng fēng zǎo , , kōng chéng dàn yuè huá       
xīng qiū yàn , , zhēn chǔ qiān jiā       
jiē hòu kàn yīng wǎn , , xīn shē       
xiàng lái yín xiù , , jiào míng
译文及注释

韵译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注释1.簟(dian4):竹席。2.澹:漂动。3.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4.砧杵(chu3):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5.心期:心所向往。

评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列锦示人,无论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还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都用名词,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诗味醇厚深长。
作者韩翃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韩翃相关作品

章台柳·章台[1]柳

章台[1]柳,章台柳,往日依依[2]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杂曲歌辞·少年行

千点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騣。

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羽林骑(一作羽林少年行)

骏马牵来御柳中,鸣鞭欲向渭桥东。

红蹄乱蹋春城雪,花颔骄嘶上苑风。

宴吴王宅

玉管箫声合,金杯酒色殷。

听歌吴季札,纵饮汉中山。

称寿争离席,留欢辄上关。

莫言辞客醉,犹得曳裾还。

宴杨驸马山池(一作陈羽诗,又作朱湾诗)

垂杨拂岸草茸茸,绣户帘前花影重。

鲙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绿醅浓。

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

落日泛舟同醉处,回潭百丈映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