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原文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浏览量:304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

君谓我欲弑君也。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

是以为恭世子也。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拼音版
jìn xiàn gōng shā shì shēn shēng
[ [ xiān qín ] ] míng
jìn xiàn gōng jiāng shā shì shēn shēng , , gōng zhòng ěr wèi zhī yuē : : yán zhī zhì gōng ? ? shì yuē : :       
jun1 ān , , shì shāng gōng zhī xīn       
yuē : : rán háng ? ? shì yuē : :       
jun1 wèi shì jun1       
tiān xià yǒu zhī guó zāi ? ? háng zhī ? ?        shǐ 使 rén yuē : : shēn shēng yǒu zuì , , niàn shì zhī yán , , zhì       
shēn shēng gǎn ài       
suī rán , , jun1 lǎo , , shǎo , , guó jiā duō nán       
shì chū ér jun1 , , shì gǒu chū ér jun1 , , shēn shēng shòu ér       
zài bài shǒu , , nǎi       
shì wéi gōng shì
赏析

  这篇150字的短文,没有议论,没有说教,甚至没有一句客观的描述和抒情的词语,有的只是一段对话,一段独白,完全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然而,它却写得委婉曲折,血泪交织,十分动情。

  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使自己亲生儿子奚齐能继承君位就诬陷太子,说太子要谋杀其父献公,献公轻信骊姬,逼迫太子申生自尽。申生在被谗蒙冤的情况下,既不申辩以伤君父之心,也不出逃以扬君父之过,终于含冤自杀。文章头一句“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开始就造成一种恐怖、紧张而充满悬念的气氛。骊姬因阴谋得逞而偷着乐的得意神情,老而昏聩的献公要杀亲子的愤怒与沉痛,尽在不言中。而申生众多的兄弟们,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亲者,仇者又会有什么反应?申生自己有什么反应?都令读者产生悬念。然而被杀者申生却坦然自若,从容面对死亡。作者把残酷的环境与申生坦然的心境加以强烈地对比,并在对比的反差中,揭示人物的忠孝之心,塑造人物的形象。先是重耳与申生的对话。申生对重耳的“盍言”、“盍行”的回答,一不辩白,是怕伤老父的心;二不出走,是怕扬父之过。一般情况下的忠孝,不会引人注目;儿子蒙受亲生父亲的冤屈,能无怨无恨,从容就死,就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申生与重耳的对话,表现了申生尽忠尽孝于生前;那么,申生派人代表他与老师狐突的诀别辞,乃是尽忠孝于身后。“伯氏”二句,表明申生在临死前,念念不忘的还是君国,想的还是在自己死后贤士大夫如何帮助君上治国安邦。“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这十个字,既表现了他临死前的清醒认识,也显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患以及对老父、幼弟的深切关爱。饱含感情,一字一泪。这种愚忠愚孝,今天看来,过于迂腐,未免可笑,但此文之所以催人泪下,似乎也正在于一个“愚”字。

作者佚名介绍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佚名相关作品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八

灵承上帝,精意感通。

声午旁达,粢盛既丰。

登降有备,祀有乐终。

神之听之,福禄来崇。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九

茫茫苍穹,孰知其纪。

精意潜通,虽远而迩。

量币芳诚,有实斯篚。

睠然顾之,永锡繁祉。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六

惟圣普临,顺皇之德。

典礼有纱,享祀不忒。

笾豆静嘉,降登肸饬。

神具醉止,景贶咸集。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七

治极发闻,不瑕有芬。

嘉玉陈幣,神国欣欣。

诚心昭著,钦恭无文。

以妥以侑,笃祜何垠。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四

内心齐诚,外物蠲洁。

神来迪赏,俎豆既弃。

燕及群生,靡或夭闬。

降福穰穰,时万时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