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水调歌头》原文
朝代:清朝 作者:苏舜钦浏览量:211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水调歌头》拼音版
shuǐ diào tóu
[ [ qīng cháo ] ] shùn qīn
xiāo tài àn , , dàn zhù dòng tíng shān       
lóng yǐn chù , , yān shēn suǒ miǎo jiān       
fāng niàn táo zhū zhāng hàn , , yǒu biǎn zhōu jiǎng , , piě làng zǎi hái       
luò bào fēng , , guī rào tīng wān       
zhàng zhì , , dāng jǐng shèng , , chǐ shū xián       
zhuàng nián shì qiáo cuì , , huá gǎi zhū yán       
jiè hán tán chuí diào , , yòu kǒng ōu niǎo xiàng cāi , , kěn bàng qīng lún       
zhào chuān 穿 , , kàn lán
评析
  苏词仅存此一首,作于被迫闲居期间。词人壮年被斥退出官场,个人志向不得施展,内心的愤慨可想而知。词的上片写隐逸之乐。在湖山之间潇洒度日,与“鱼龙”为伍,追慕陶朱、张翰之为人,扁舟垂钓,载鲈归来。自然界的风风雨雨都不置心中,它们也不可能象官场中的暴风雨那样伤害词人了。下片才写出被迫过这种生活的痛苦。宋代文人士大夫皆有“先忧后乐”的济世精神,轻易不言退隐。即使言及隐逸,或者是故作姿态,或者是出于无奈。苏舜钦就是出于无奈。所以,过片明确表示:“丈夫志,当盛景,耻疏闲”,其真实心声是抗拒、排斥这种生活方式。对“壮年”的追问,充满着愤慨不平之气,词人其实并不“潇洒”,并不超脱。故作“垂钓”状,事实上则“又恐鸥鸟相猜”,这依然是词人内心进与退矛盾的形象表露。“无语看波澜”的结局,就是一种不甘心的表示。词人后来再度出仕,就说明了一切。
作者苏舜钦介绍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苏舜钦相关作品

过苏州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疎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反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此笔传中州。

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松江长桥未明观渔

曙光东向欲胧明,渔艇纵横映远汀。

涛面白烟昏落月,岭头残烧混疏星。

鸣根莫触蛟龙睡,举网时闻鱼鳖腥。

我实宦游无况者,拟来随尔带笭箵。

对酒

丈夫少也不富贵,胡颜奔走乎尘世!予年已壮志未行,案上敦敦考文字。

有时愁思不可掇,峥嵘腹中失和气。

侍官得来太行颠,太行美酒清如天,长歌忽发泪迸落,一饮一斗心浩然。

嗟乎吾道不如酒,平褫哀乐如摧朽。

读书百车人不知,地下刘伶吾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