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朝中措》原文
朝代:清朝 作者:张炎浏览量:164

清明时节雨声哗。

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朝中措》拼音版
cháo zhōng cuò
[ [ qīng cháo ] ] zhāng yán
qīng míng shí jiē shēng huá       
cháo yōng tóu shā       
fān bèi huā lěng kàn , , rén shēng liàn tiān       
yàn lián yīng , , yún chuāng , , jiǔ xǐng       
shé zhī yáng liǔ , , guī lái chā xiàng shuí jiā
赏析

  上片“清明时节”二句,描写的清明时的雨,不是毛毛细雨,而成了哗哗大雨。恰在此时作者冒雨寻春,却被大雨所困,见到江边水急,浪潮翻涌。

  “翻被梨花冷看”,二句,作者此时心口难言,无心看花,但作者却使梨花有感,冷眼旁观作者雨中的狼狈,责怪作者不思故土暖被,却对他乡山水花木如此病情苦恋。作者的此番“遭遇”有口难言,而其中源由,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

  下片“燕帘莺户,云窗雾阔,酒醒啼鸦。”“燕帘莺户,云窗雾阔”是指歌妓舞女之所。雨中寻景不成,因而只能到莺啼燕舞的珠帘玉户消磨时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见归鸦啼鸣,人去楼空。

  “折得一枝杨柳”二句,杨柳,古时清明节中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归去的途中,作者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羁驻之旅,哪会有自己的家门呢?作者不禁感叹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一种天涯游子欲归无处,欲住无家的悲哀,猛然袭向心头。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满腹悲怨溢于词中,幽默中见无奈。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用笔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绝。

作者张炎介绍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相关作品

高阳台·古木迷鸦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

夜沈沈。

不信归魂,不到花深。

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裹寒云。

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

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

更关情。

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高阳台 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风入松·老来学圃乐年华

老来学圃乐年华。

茅屋短篱遮。

儿孙戏逐田翁去,小桥横、路转三叉。

细雨一犁春意,西风万宝生涯。

携筇犹记度晴沙。

流水带寒鸦。

门前少得宽闲地,绕平畴、尽是桑麻。

却笑牧童遥指,杏花深处人家。

风入松·门前山可久长看

门前山可久长看。

留住白云难。

溪虚却与云相傍,对白云、何必深山。

爽气潜生树石,晴光竟入阑干。

旧家三径竹千竿。

苍雪拂衣寒。

绿蓑青笠玄真子,钓风波、不是真闲。

得似壶中日月,依然只在人间。

风入松·爱闲能有几人来

爱闲能有几人来。

松下独徘徊。

清虚冷淡神仙事,笑名场、多少尘埃。

漱齿石边危坐,洗心易里舒怀。

划然长啸白云堆。

更待月明□。

一瓢春水山中饮,喜无人、踏破苍苔。

开了桃花半树,此游不是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