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折桂令》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徐再思浏览量:323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折桂令》拼音版
shé guì lìng
[ [ táng cháo ] ] zài
píng shēng huì xiàng , , cái huì xiàng , , biàn 便 hài xiàng       
shēn yún , , xīn fēi , , ruò yóu , , kōng xiāng zài , , pàn qiān jīn yóu zhī       
zhèng hòu lái shí , , zhèng shì shí ? ? dēng bàn hūn shí , , yuè bàn míng shí
简析
  此曲写得真挚自然,纯乎天籁。题目为春情,写的是少女的恋情。首三句说少女害了相思病,不能自拔,感情波澜起伏。三、四、五句写少女相思的病状,用浮云、飞絮、游丝比喻她病得魂不守舍,恍惚迷离,十分贴切。六、七句写病因,游子一去,徒然留下一缕余音,彼此没法相见,只有望穿秋水地盼望。最后两句点出相思病最难捱的时刻,灯半昏,月半明,夜已阑。半明半暗的光景,最能勾起相思之苦。这意境与李清照《声声慢》词所写“乍暖还寒时侯,最难相息”相近。此曲押韵有其特色,开头处连用“思”字三次,结尾处连用“时”字四次。连环重叠,写法大胆而自然,颇得本色之趣。徐再思擅长写相思之情,他另有一曲《清江引·相思》说:“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也写得真率坦诚,不假辞藻而墨花四照,与这首[折桂令]异曲同工。所以,《坚瓠壬集》卷三说这两曲“得其相思三昧”。
译文及注释

译文生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了相思。身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却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相思病症候的到来,最猛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时候。

注释⑴馀香:自己就像一丝香气在此徘徊。⑵何之:到哪里去了。⑶证候:即症候,疾病,此处指相思的痛苦。

作者徐再思介绍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徐再思相关作品

清江引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

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

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西风吹断。

帆迥浔阳岸。

水影碧涵天影漫。

倒印片云孤雁。

琵琶旧谱新成。

舟中应有苏卿。

愁耳不堪重听,声声又复声声。

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阳春曲·玉环梦断风流事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

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梧叶儿·鸦鬓春云亸[1]

鸦鬓春云亸[1],象梳秋月欹,鸾镜晓妆迟。

香渍青螺黛,盒开红水犀,钗点紫玻璃:只等待风流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