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转应曲》原文
朝代:南北朝 作者:戴叔伦浏览量:177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转应曲》拼音版
zhuǎn yīng
[ [ nán běi cháo ] ] dài shū lún
biān cǎo , , biān cǎo , , biān cǎo jìn lái bīng lǎo       
shān nán shān běi xuě qíng , ,        qiān wàn yuè míng       
míng yuè , , míng yuè , , jiā shēng chóu jué
鉴赏

  盛唐、中唐时代,北部、西北部边疆与异族的战争接连不断,边塞生活、边兵情怀就成为诗词中的常见题材。这首边塞词就抒写了久戍边陲的士兵冬夜对月思乡望归的心情。

  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在边关征战的兵士的命运如同边草。边草就是边地的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谓白草“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王先谦补注谓白草“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这种草在秋天开始变白,冬天枯干。士兵征战边关,春去冬来,年复一年,归期渺茫。他们望断边草渐渐变白枯干,深感青春消逝,年华老去,在这僻远广漠的边地,更勾起了浓重的乡思。而朝廷把他们征发到边关以后,却不加关心,他们戍边到老也无人来换防。眼见边草年年枯白,回乡的希望也随之渐渐破灭了。《诗经·小雅·采薇》写从军战士的心情:“我行不来(无人来关心慰问)”、“莫知我哀”。王之涣《凉州词》写戍卒怨情:“春风不度玉门关”,叹朝廷恩泽不到边关。这里的“边草”三句。在望草叹老中也包含着这种悲凉的感触,思乡之切与怨怅之深交织在字里行间。

  接下去视角从边草转到白雪、明月,更渲染了兵士静夜思归的心境。在这万籁俱寂的冬夜,伫立边关,但见白雪皑皑,晴空万里,月色皎洁。白雪与明月相映,一片银辉,愈见边地之寥廓明净。这不是赏景的雅兴,而是以乐景写哀,愈见其哀的曲折表现手法,来表露征人对景难排的无尽乡思。山南山北,千里万里,到处是雪,重叠排对的句式,愈显出征人的愁思萦回。望月常易触动乡情,何况远在边塞、久别故乡的征人,他的思绪更难以抑制,随着明月流光牵到万里以外的故乡。唐代边塞诗中常借望月来写征人乡思,有名的如李益的《从写北征》:“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平沙中望月所引起的“征人尽望乡”的心情。这首词也是如此,从雪晴、月明的宁静景象中,令人可以想见征人伫立苍茫的形象及其排解不尽的缭乱边愁和绵长悠远的思乡情怀。

  结尾三句,进一步加浓了这种思归无期的沉重压抑感。根据《转应曲》词调,六、七两句要将第五句末两字颠倒过来,再重复两次,增强抒情色调和音乐感。“明月,明月”,再强调一下月色,望月思乡的中心更突出了,喟然感叹之情溢于言表。明月已撩动乡思,而偏偏在此时又听到声声胡笳,在空寂的夜晚听来分外苍凉凄切。笳声、鼓角之类音响都是边塞战地的特有声音,塞上悲笳,使征人沉浸于乡思的心境猛然震醒:呵,现在还身处战争环境,战事不息,戍边未竟,何日是归期!望月思归,只是可望可思而已,而真正归故乡的现实却又在这笳声中化为泡影。这样的对月闻笳,真使人愁思郁结,肝肠寸断。征人那痛苦,哀怨的心声随着月光的流洒和笳声的飘扬,也在这大漠中留下了长长的余音。

  这首词借助草、雪、月、笳等景物来写征人的心情,也表露了作者对征人的深切同情,情在景中,蕴藉有味。戴叔伦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司空图《与极浦书》)这就是说,他要求诗中写景要有韵致,有余味。从这首词中,也可见出他追求情景相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转应曲译文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时。戍边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肠断欲绝。
转应曲注解
  1、调笑令:词牌名。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词调名盖本唐曲。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2、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
  3、尽:死。
  4、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5、月明:月色皎洁。
  6、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7、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作者戴叔伦介绍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相关作品

闺怨

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

移家住汉阴,不复问华簪。

贳酒宜城近,烧田梦泽深。

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

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

犬吠空山响,林深一径存。

隔云寻板屋,渡水到柴门。

日昼风烟静,花明草树繁。

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不记逃乡里,居然长子孙。

种田烧险谷,汲井凿高原。

畦叶藏春雉,庭柯宿旅猿。

岭阴无瘴疠,地隙有兰荪。

内户均皮席,枯瓢沃野餐。

远心知自负,幽赏讵能论。

转步重崖合,瞻途落照昏。

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抚州处士胡泛见送北回两馆至南昌县界查溪兰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

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

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

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

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

挥袂千里远,悲伤去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