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水调歌头》原文
朝代:清朝 作者:葛长庚浏览量:181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水调歌头》拼音版
shuǐ diào tóu
[ [ qīng cháo ] ] zhǎng gēng
jiāng shàng chūn shān yuǎn , , shān xià yún zhǎng       
xiàng liú xiàng sòng , , shí jiàn shuāng yàn fēng qiáng       
mǎn fēi huā wàn diǎn , , huí shǒu rén qiān , , jiǔ chóu cháng       
huí yàn fēng qián , , yān shù zhèng cāng cāng       
lòu shēng cán , , dēng yàn duǎn , , xiāng       
yún fēi , , shēn jiāng yǐng xiàng xiāo xiāng       
duō shǎo fēng qián yuè xià , , tiān hǎi jiǎo , , hún mèng liáng       
yòu shì chūn jiāng , , duì xié yáng
赏析

  葛长庚的词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讲究,工于推敲。开头的“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二句,选用江、山、云这些巨幅背景入词,同时用“远”字、“长”字预示行人辽远的去向,用“春”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伤神的时令。因此,起首十字在点明“相留相送”之前,就已饱含了惜别的全部情绪。这首词的开头纯用景语,由于一二句意境高远,所以词篇刚一开始就将离别的愁绪,渲染得分外的浓烈,接着就有“相留相送”一句,似乎感情的即将汹涌而出了。谁知刚说完了这四个字,作者却突然打住,来了句“时见双燕语风樯”。“相留相送”的心情如何?作者反而欲说还休,这种写法既写出情之切,难以表达,同时又使文势跌宕,于一张一弛之中显出了作者炼句谋篇的功夫。“双燕语风樯”是借物写人,从侧面补叙“相留相送”中的情意。“满目”以下三句分别将别时所见、分手远去、别后独处三个环节写了出来。

  词篇写别离,但离别情绪却没有用一个字来正面点染,只用当时所见的江、山、云、双燕、飞花烘托离人的辛酸,这在古人诗词中已属少见;至于将别去的速度写得那么迅疾,近乎是叠用由言别到分手到孤单的一个个镜头,则无疑又是抒写离人凄苦最有效的手段。用“千里”明提两地遥远的距离,用“沃”反衬愁肠回绕的痛楚,都极有分量。“回雁峰前路”是设想中的来日前程。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传秋雁南飞,至此而返。但是作者到了那里,返得了还是返不了呢?“烟树正苍苍”便暗示:那里渺茫难测,何从预料归期!可知,前途中山、水正多,词中独写“回雁峰”是有讲究的。

  下半阕,作者用三个字的短句,选取漏、灯、马三种事物表现行人单调的旅途生涯。其中,写漏声用“残”,写灯焰用“短”,是在暗示作者经历着一个不眠之夜。“马蹄香”是用马蹄尚有踏花余香,来说明主人公驻足不久。然而漏残焰短,天亮在即,新的跋涉又将开始。“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写的是未来的旅程。词用“浮云飞絮”比喻旅人,是古人诗文中较为常见的;而“一身将影”用上“将”字,把“形只影单”的意思予以翻新,就开始露出逋峭之势;至“向潇湘”三字虽只引入地名,但潇湘为湘江的别称,位置在衡山之,连系上半阕中“回雁峰前路”一句,将词人心中的留连眷念之情刻画了出来。

  “多少”以下三句写“一身将影向潇湘”时的情绪,其中“多少风前月下”即叙述自己的孤独,又比照往日风前月下的幸福与团聚,在对比中写尽思念,写透凄切。“迤逦天涯海角”从回雁峰、潇湘再往极远推开,并从“多少风前月下”的美好回忆中惊醒,于是自然吐出了“魂梦亦凄凉”这一撕裂肝肺的呼声。以“又是春将暮”结尾,既呼应“江上春山远”,又挽住不尽的跋涉:“无语对斜阳”既呼应“山下暮云长”,又挽住无穷的凄凉。有了这两句,就能总揽全篇大旨,使词作首尾连贯,浑然一体。此外,结处出现“无语对斜阳”的人形象,将所有的情思全凝聚在他那深沉的眼神里,也极耐寻味。

  葛长庚有云游四方和道士生活的薰陶,因而他的作品清隽飘逸。这阕词赋离愁,从“春山”、“暮云”以下,选用一连串最能叫人愁绝的景物,间用比兴与直接抒写之法,多方面渲染个人情绪,写得愁肠百转,深沉郁结。然而词篇从“相留相送”写起,一气经过回雁峰、潇湘,直至天涯海角,又似江河流注,虽千回百转,却能一往直前。气脉贯通,气韵生动,实是词中珍品。

水调歌头注解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风樯:桅杆。
  沃:浇。
  将影:带着影子。
  迤逦:路径弯曲的样子。

水调歌头译文

  江上春山伸展向远方,山下暮云悠悠绵长。相留相送已难分难舍,又时见双燕呢喃风樯。回首故人已远隔千里,满眼飞花万点迎风飘扬。我万般无奈把酒浇愁却浇不开这郁结的愁肠。大雁还能从回雁峰飞回,我却不能与故人再叙家常。看前路茫茫,烟树苍苍,心中更增添无限忧伤。
  耳听得漏声将续将断,眼见那灯焰愈益短小不亮,似闻到故人马蹄留下的花香。我却像空中的浮云飞絮,形只影单飘向潇湘。我将饱尝多少风前月下的苦味,路曲折走向天涯海角的远方。就算是深夜里进入梦乡,羁旅的孤魂也是凄凉。春天很快又将消逝了,我只能无语独立,面对斜阳。

水调歌头创作背景

  葛长庚是个道土,常年四处游离,足迹遍布南宋山河,并且交友甚广。这次远去他乡,好友前来送别,彼此恋恋惜别,依依语语,再三地互相嘱托。分别在即,有感而发,故作此词。

水调歌头名家点评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主编夏于全《唐诗宋词 第20卷 宋词》:全词情景相融,景中有情,情中见景,语气哀惋,情意凄切,谋篇布局,更是独具特色,首尾照应,风格疏朗飘逸,堪称词人词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作者葛长庚介绍
白玉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
葛长庚相关作品

桂枝香·楼前凝望

楼前凝望。

见水满一溪,云满千嶂。

将晚欲行无绪,欲眠无况。

岩花涧草春无极,倚东风、忽然惆怅。

淡烟飞过,幽禽叫断,远钟嘹亮。

为底事、沈吟一晌。

念只影飘浮,寸心虚旷。

无限游丝落絮,此怀难状。

江湖淮海行将遍,觉诗肠、酒胆超畅。

一丘一壑归来,念我旧家天上。

贺新郎·飞尽桃花片

飞尽桃花片。

倚东风、高吟大啸,开怀消遣。

芍药牡丹开未遍。

不道韶华如电。

无心向、小庭幽院。

秉烛夜游虽不倦,奈一番、风雨花容变。

春去也,无人见。

何处莺莺啼不断。

探後园、红稀翠减,青稠绿满。

蝶在花间犹死恋。

早有行人摇扇。

故自要、与春为饯。

笑指白云归去好,对夕阳、泻酒凭谁荐。

柳深处,有双燕。

贺新郎·风雨今如此

风雨今如此。

问行人、如何有得,许多儿泪。

为探木犀开也未,只有芙蓉而已。

九十日、秋光能几。

千里送人须一别,却思量、我了思量你。

去则是,住则是。

归归我亦行行矣。

便行行、不须回首,也休萦系。

一似天边双鸣雁,一个飞从东际。

那一个、又飞西际。

毕竟人生都是梦,再相逢、除是青霄里。

却共饮,却共醉。

贺新郎·风送寒蟾影

风送寒蟾影。

望银河、一轮皎洁,宛如金饼。

料得故人千里共,使我寸心耿耿。

浑无奈、天长夜永。

万树萧森猿啸罢,觉水边、林下非人境。

睡不著,酒方醒。

芙蓉池馆梧桐井。

悄不知、今夕何夕,寒光万顷。

年少风流多感慨,况此良辰美景。

须对此、大拼酩酊。

满目新寒舞黄落,嗟此身、何事如萍梗。

桂花下,露华冷。

贺新郎·露白天如洗

露白天如洗。

淡烟轻、疏林映带,远山横翠。

对此情怀成甚也,云断小楼风细。

独倚遍、画阑十二。

花馆云窗成憔悴。

听宾鸿、天外声嘹唳。

但不过,闷而已。

房栊深静难成寐。

夜迢迢、银台绛蜡,伴人垂泪。

巴得暂时朦胧地。

还又匆匆惊起。

漫自展、云间锦字。

往後各收千张纸。

念梦劳魂役空凝睇。

终不负,骖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