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浣溪沙》原文
朝代:清朝 作者:张孝祥浏览量:248

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

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浣溪沙》拼音版
huàn shā
[ [ qīng cháo ] ] zhāng xiào xiáng
shuāng míng xiāo shuǐ zhàn kōng       
míng qiào shēng xiù hóng       
dàn yān shuāi cǎo yǒu zhōng       
wàn zhōng yuán fēng huǒ běi , , zūn zhuó jiǔ shù lóu dōng       
jiǔ lán huī lèi xiàng bēi fēng
赏析一

  据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此词调名下另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此词当为作者任知荆南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的作品。“观塞”即观望边塞。这时荆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这首词抒写了因观塞而激起的对中原沧陷的悲痛之情,上阕写观塞,下阕抒悲感。首句写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并点明时节。“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的秋日景象,降霜天气必是白色晴明的。“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荆州城东有长湖,“蘸空”之水或此湖水。这句写得水天空阔,下下辉映,是荆州郊野平原地带的实景。次句切合观塞,耳目所触,一片军戎气氛。“鞘为鞭梢”。“绣旗”为绣有物状的军旗。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俱是从耳目易感的对东西突出,故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切。“澹烟”句把视线展开,显出边地莽莽无垠的辽阔景象。如果说首句还是自然景象对作者感官的客观反映,这句可说是词人极目观望的深心感受,眼前景色,内心思绪,俱是一片茫茫。正如王维诗“山色有无中”,虽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为深远。东坡曾称柳永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谓“不减唐人高处”,对这句也可如此看待。

  由观塞而自然地想到沦陷的中原,“万里”句即是观塞时引起的感慨。“烽火”为边地报警的设施,而中原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这样提点一下,可抵千言万语,这其间含有无限难以诉说的悲惨酸辛。“一尊”句承上启下,北望中原,无限感慨,欲藉酒消遣,而酒罢益悲,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不禁向风挥泪。“浊酒”为颜色浑浊的酒,常用于表现艰苦的生活中,微带有粗犷悲壮之意。范仲淹《渔家傲》云:“浊酒一杯家万里”。“戍楼东”,指作者所登荆州东门城楼“”东“字似非无意,实指南宋都城所在的方位。”挥泪“即洒泪,表现内心悲戚之深。秋风吹来,令人不寒而栗,感念中原未复,人民陷于水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图恢复,故觉风亦满含悲意。

  此词上阕描写望中要塞景色,明丽壮阔,其中景物也隐约隐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丽,而人的心情却深藏阴黯。下阕抒发感慨,从人的活动中表现。在读者眼前俨然呈现一位北望中原悲愤填膺的志士形象。整首词色彩鲜丽,而意绪悲凉,词气雄健,而蕴蓄深厚,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感情的小词,与其《六州歌头》同为南宋前期的爱国词名作。

浣溪沙注解

  浣(huàn)溪沙:词牌名,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此词原无题,乾道本题作“荆州约马奉先登城楼观塞”。据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此词调名下另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霜日:指秋天。
  明霄(xiāo):晴朗的天空。
  水蘸(zhàn)空:指远方的湖水和天空相接。蘸:沾染,沾取液体。
  鸣鞘声:指从鞘里取刀、剑所发出的声音,词中指的是挥动马鞭发出的响声。
  绣旗:锦绣的军旗。
  澹(dàn)烟:烟雾稀薄。
  尊:同“樽”,酒杯。
  戍(shù)楼:边境上的城楼。
  酒阑(lán):将酒饮尽。
  悲风:凄厉的风。

浣溪沙译文

  秋日的天空,晴空万里,我登上荆州城,只见水天空阔,交相辉映,边塞处鞭声响亮、红旗耀眼,边地上衰草连天、烟雾笼罩,望上去隐隐约约,处于有无之中。
  凭高北望,自然想起那万里之外沦陷的中原,心情无比沉痛,便在城楼上饮下杯浊酒,原想是要借酒消愁,无奈酒罢益悲,忍不住临风洒泪,凄凉秋风中心情更加沉痛。

浣溪沙创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词人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节荆州。当时荆州已成为边塞,词人登上城楼观察边塞情况,心中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词人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节荆州。当时荆州已成为边塞,词人登上城楼观察边塞情况,心中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浣溪沙名家点评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作者张孝祥介绍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相关作品

风入松·玉妃孤艳照冰霜

玉妃孤艳照冰霜。

初试道家妆。

素衣嫌怕姮娥妒,染成宫样鹅黄。

宫额娇涂飞燕,缕金愁立秋娘。

湘罗百濯蹙香囊。

蜜露缀琼芳。

蔷薇水蘸檀心紫,郁金薰染浓香。

萼绿轻移云袜,华清低舞霓裳。

锦园春·醉痕潮玉

醉痕潮玉。

爱柔英未吐,露花如簇。

绝艳矜春,分流芳金谷。

风梳雨沐。

偏只欠、夜阑清淑。

杜老情疏,黄州恨冷,谁怜幽独。

画堂春·蟠桃一熟九千年

蟠桃一熟九千年。

仙家春色无边。

画堂日暖卷非烟。

昼永风妍。

看取疏封汤沐,何妨频棹觥船。

方瞳绿发对儒仙。

岁岁尊前。

浣溪沙·八

鳷鹊楼高晚雪融。

鸳鸯池暖暗潮通。

郁金黄染柳丝风。

油壁不来春草绿,栏干倚遍夕阳红。

江南山色有无中。

浣溪沙·九

方舡载酒下江东。

箫鼓喧天浪拍空。

万山紫翠映云重。

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

作笺我欲问龙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