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李清照浏览量:202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拼音版
mán · · guī hóng 鸿 shēng duàn cán yún
[ [ sòng cháo ] ] qīng zhào
                         guī hóng 鸿 shēng duàn cán yún bèi chuāng xuě luò yān zhí zhú fèng chāi míng chāi tóu rén shèng qīng       
                         jiǎo shēng cuī xiǎo lòu shǔ huí niú dòu chūn kàn huā nán 西 fēng liú jiù hán
注释
归鸿:这里指春天北归的大雁。碧:青绿色。背窗:身后的窗子。凤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钗名有时因钗头的形状而异。人胜:古时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为人形,故名人胜。胜,古代妇女的首饰。角:古时军中乐器。有彩绘者,也称画角。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牛斗:即牛宿(二十八宿之一,相当于摩间羯座之一部分)、斗宿(二十八宿之一,相当于人马座一部分)。非一般的所说北斗星和牵牛星。
赏析

  此词也写早春思乡之情。声断,声尽的意思。鸿雁北归,已不闻声,极目天穹,唯有残云如碧。词人之心亦已随鸿雁归飞矣!

  所思如此,词人并未明言,只写夜来窗外春雪迷蒙,炉烟静炷。炉烟直,极言静境。烛光下,凤钗溢彩,钗头人胜轻盈。《荆楚岁时记》载:“人日(旧历正月初七)剪采为人……又造花胜以相遗。”宋时风俗,于立春日戴人胜。隋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可见人日戴人胜亦是表达乡思的传统意象。

  下片也不直写乡思。只写角声中,天色渐明。漏,古代计时的器物。晓漏残,曙色开。牛、斗,星宿名,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斗转星横,意味着天将破晓,词人一夜不寐可知。

  最后两句语淡情浓。因为春寒料峭,恐怕去赏花的心情也没有了!这正是词人在《清平乐(年年雾里)》描写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的对生活几乎彻底失望的心情的显现。

作者李清照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相关作品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红 一作:轻)梅定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阑 通:栏)

长寿乐·微寒应候[2]

微寒应候[2],望日边,六叶阶蓂[3]初秀。

爱景[4]欲挂扶桑,漏残银箭[5],杓回摇斗[6]。

庆高闳[7]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8]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9]玉酎[10]。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