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八声甘州》原文
朝代:清朝 作者:张炎浏览量:584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

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

又复别去。

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一字无题外,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八声甘州》拼音版
shēng gān zhōu
[ [ qīng cháo ] ] zhāng yán
xīn mǎo suì , , shěn yáo dào tóng běi guī , , chù háng yuè       
suì , , yáo dào lái wèn , , xiào shù       
yòu bié       
, , bìng zhào xué zhōu       
guān xuě shì qīng yóu , , hán cuì diāo qiú       
bàng lín dào , , zhǎng yǐn , , yōu yōu       
duǎn mèng rán jiāng biǎo , , lǎo lèi 西 zhōu       
wài , , luò dōu chóu       
zǎi bái yún guī , , wèn shuí liú chǔ pèi , , nòng yǐng zhōng zhōu ? ? shé huā zèng yuǎn , , líng luò shēn qiū       
xiàng xún cháng qiáo liú shuǐ , , dài zhāo lái , , shì jiù shā ōu       
kōng huái 怀 gǎn , , yǒu xié yáng chù , , què dēng lóu
译文及注释

译文记得在北方边关,专事去踏雪漫游,寒气冻硬了貂裘。沿着荒枯的树林古老的大道行走,到漫长的黄河边饮马暂休,这内心的情意呵似河水悠悠。北游如一场短梦,梦醒后此身依然在江南漂流,禁不住老泪纵横,洒落在故都杭州。想借红叶题诗,却连一个字也无题写之处,那飘落的片片红叶已写满了忧愁。你载着一船的白云归去,试问谁将玉佩相留,顾盼水中倒影于中洲?折一枝芦花寄赠远方故友,零落的芦花呵透出一身的寒秋。向着平常的野桥流水漫步,待招来的已不是旧日熟识的沙鸥。空怀着无限的情感,在斜阳夕照的时候,我却害怕登楼。

注释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元世祖至正辛卯(1291)年,作者同沈尧道同游燕京(今北京)后从北归来。沈尧道,名钦,张炎词友。赵学舟:人名,张炎词友。记玉关踏雪事清游:指北游的生活。他们未到玉门关,这里用玉关泛指边地风光。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市西。此代指故国旧都。

赏析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以“记”字领起,气势较为开阔、笔力劲峭。写他前年冬季赴北写经的旧事,展现了一幅冲风踏雪的北国羁旅图。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三两个“南人”在那枯林古道上艰难行进。“此意悠悠”此句虽简,然则写出他内心无限的忧思。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旧事重提之后,续写北地回归之光景。江表,指江南。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西。此两句谓自己虽已回到南方故土,屈辱经历也过去,仍只能老泪洒落、无欢可言。南归以后,自己与尧道分处杭、越,音讯久未通。“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点出为何不致书问候。并非不想题诗赠友,但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致来。因西风吹打而飘散的片片红叶上,似乎处处都写满了“亡国”两字。不忍在上题诗,怕引起浓浓愁情。请老友给予谅解。开头这两韵五句,其意境苍凉阔大,有“唐人悲歌”之慨。着实为全词增添了一点“北国型”的“壮美”之感。“短梦依然江表,……落叶都愁。”随即音调多么缠绵低回。这是作者善于“一气旋折”的高妙本领。

  “载取白云归去”则从眼前的离别写起。故人之访,给作者多少欢乐、慰藉和温暖。故人又要回去。面对此景,作者当然又会感慨生悲。“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写出了自己与他两情依依之感。“楚佩”借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的典故。“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当然所赠之物,只能是一枝芦花。这里表现出赠者零落如秋叶的心情。他以芦花来比己“零落一身秋”的凄况,饱寓着他生不逢时痛感。这里“折苇赠远”,笔调不凡,写意深刻。“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而故人既远,“野桥流水”附近也能招集到三朋二友,但终非沈尧道、赵学舟之类故交了。“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惆怅寂寞只能靠登楼远望排解。但余斜照的景色,只能徒增伤悲。所以顿又缩回了脚步!

  全词先悲后壮,先友情而后国恨,惯穿始终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词气”。使读者极能渗透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写身世飘萍和国事之悲感哀婉动人,令人如闻断雁惊风,哀猿啼月。

八声甘州创作背景

  公元1290年,张炎和友沈尧道应召为元政府写金字《藏经》。翌年,回归南方。之后词人在越州居住,和沈尧道及赵学舟都有词往来,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作者张炎介绍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相关作品

高阳台·古木迷鸦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

夜沈沈。

不信归魂,不到花深。

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裹寒云。

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

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

更关情。

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高阳台 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风入松·老来学圃乐年华

老来学圃乐年华。

茅屋短篱遮。

儿孙戏逐田翁去,小桥横、路转三叉。

细雨一犁春意,西风万宝生涯。

携筇犹记度晴沙。

流水带寒鸦。

门前少得宽闲地,绕平畴、尽是桑麻。

却笑牧童遥指,杏花深处人家。

风入松·门前山可久长看

门前山可久长看。

留住白云难。

溪虚却与云相傍,对白云、何必深山。

爽气潜生树石,晴光竟入阑干。

旧家三径竹千竿。

苍雪拂衣寒。

绿蓑青笠玄真子,钓风波、不是真闲。

得似壶中日月,依然只在人间。

风入松·爱闲能有几人来

爱闲能有几人来。

松下独徘徊。

清虚冷淡神仙事,笑名场、多少尘埃。

漱齿石边危坐,洗心易里舒怀。

划然长啸白云堆。

更待月明□。

一瓢春水山中饮,喜无人、踏破苍苔。

开了桃花半树,此游不是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