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寒食》原文
朝代:南北朝 作者:韩翃浏览量:212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拼音版
hán shí
[ [ nán běi cháo ] ] hán hóng
chūn chéng chù fēi huā , , hán shí dōng fēng liǔ xié       
hàn gōng chuán zhú , , qīng yān sàn hóu jiā
译文及注释

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庭贵族的宫里。

注释1、寒食: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即禁烟节,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予贵戚之臣。2、御柳:御苑之柳,旧俗每于寒食折柳插门。3、蜡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4、五侯:汉成帝时,封他的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他们被人们称为五侯。5、斜:音“霞”。

赏析一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作者韩翃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韩翃相关作品

章台柳·章台[1]柳

章台[1]柳,章台柳,往日依依[2]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杂曲歌辞·少年行

千点斓斒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騣。

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羽林骑(一作羽林少年行)

骏马牵来御柳中,鸣鞭欲向渭桥东。

红蹄乱蹋春城雪,花颔骄嘶上苑风。

宴吴王宅

玉管箫声合,金杯酒色殷。

听歌吴季札,纵饮汉中山。

称寿争离席,留欢辄上关。

莫言辞客醉,犹得曳裾还。

宴杨驸马山池(一作陈羽诗,又作朱湾诗)

垂杨拂岸草茸茸,绣户帘前花影重。

鲙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绿醅浓。

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

落日泛舟同醉处,回潭百丈映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