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木兰花慢》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秦观浏览量:140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

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

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

望断衡门。

芦荻浦、雁先闻。

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凭高正千嶂黯。

便无情到此也销魂。

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木兰花慢》拼音版
lán huā màn
[ [ sòng cháo ] ] qín guān
guò qín huái kuàng wàng , , jiǒng xiāo jué xiān chén , , ài qīng jǐng fēng qióng       
yín biān zuì mào , , shí shū lín , , qiū lái zhèng qíng wèi dàn       
gèng zhòng yān shuǐ zhòng yún , , qiān háng rén jiù hèn , , jìn yīng fèn jīn rén       
cūn       
wàng duàn héng mén       
yàn xiān wén       
duì chù liáng , , hóng diāo àn liǎo , , cuì jiǎn tīng píng , , píng gāo zhèng qiān zhàng àn       
biàn 便 qíng dào xiāo hún       
jiāng yuè zhī rén niàn yuǎn , , shàng lóu lái zhào huáng hūn
木兰花慢古诗译文

越过秦淮河极目远望,境界是那样旷远潇洒,毫无一点尘埃。我喜爱这清秋的景色,秋风中蟋蟀在低吟。我手持马鞭,头戴醉帽,不时地穿过稀疏的树林。入秋以来,我的心情格外冷淡,更何况眼前是一重烟水又隔着一重乌云。古往今来,行人的旧恨,如今全应分付给我这远行之人。

极目遥望那渔村,却看不到柴门。首先听到的是芦荻浦边大雁的声音。眼前是一片触目惊心的凄凉景象,岸边的红蓼已经凋零,小洲上的浮萍也失去了翠绿。我凭高望去,只见重重叠叠的山峦一片昏暗,即便我本是个无情之人,到这里也不免黯然销魂。江上的明月好像知道我在思念远方的人,便上楼来照着这黄昏时分的我。

木兰花慢古诗注解
  • 秦淮:河名,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东北,流经南京入长江。
  • 旷望:极目远望。
  • 迥潇洒:境界旷远潇洒。
  • 纤尘:细微的灰尘。
  • 风蛩(qióng):秋风中的蟋蟀。
  • 吟鞭:诗人的马鞭。
  • :同“正”。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蓼(liǎo):一种水生植物,花红色或白色。
  • 汀萍:小洲上的浮萍。
木兰花慢创作背景

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这首词可能是他在被贬途中,经过秦淮河时所作。当时他远离家乡,仕途不顺,面对眼前的秋景,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和愁绪,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木兰花慢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秦淮河一带的秋景,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上阕描绘了秦淮河的旷远潇洒之景,“爱清景风蛩”一句,点明了词人对这清秋景色的喜爱。然而,“秋来政情味淡”一句,却又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更一重烟水一重云”,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前途的迷茫。

下阕则着重描写了渔村的凄凉景象,“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营造出一种空旷、孤寂的氛围。“红凋岸蓼,翠减汀萍”,描绘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更加深了词人的凄凉之感。最后,“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以景结情,将词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是秦观词中的佳作之一。

木兰花慢知识点

1. 秦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男女情爱和身世感伤,风格委婉含蓄,清丽淡雅。

2. 《木兰花慢》是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一字,前段十一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3. 这首词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秋景来抒发词人的情感。

木兰花慢讲解

这首词的开篇,词人通过“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开阔、清净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秦淮河的壮丽景色。接着,“爱清景风蛩”一句,表现了词人对这清秋景色的喜爱之情。然而,这种喜爱并没有持续太久,“秋来政情味淡”一句,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上阕的后半部分,“更一重烟水一重云”,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更暗示了词人前途的迷茫。“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则将古往今来行人的愁绪都归结到了自己身上,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感慨。

下阕中,词人将目光转向了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营造出了一种空旷、孤寂的氛围。“红凋岸蓼,翠减汀萍”,描绘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更加深了词人的凄凉之感。最后,“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以景结情,将词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凄凉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仕途不顺的苦闷和无奈。

作者秦观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相关作品

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

松江浩无旁,垂虹跨其上。

漫然衔洞庭,领略非一状。

怳如陈平野,万马攒穹帐。

离离云抹山,窅窅天粘浪。

烟中渔唱起,鸟外征帆扬。

愈知宇宙宽,斗觉东南壮。

太史主文盟,诸豪尽诗将。

超摇外形检,语笑供颉顽。

{左女右便}娟弃不追,拨剌亦从放。

独留三百缸,聊用沃轩旷。

醉桃源-阮郎归

碧天如水月如眉。

城头银漏迟。

绿波风动画船移。

娇羞初见时。

银烛暗,翠帘垂。

芳心两自知。

楚台魂断晓云飞。

幽欢难再期。

醉桃源·碧天如水月如眉

碧天如水月如眉,城头银漏迟。

绿波风动画船移,娇羞初见时。

银烛暗,翠帘垂,芳心两自知。

楚台魂断晓云飞,幽欢难再期。

醉蓬莱·见扬州独有

见扬州独有,天下无双,号为琼树。

占断天风,岁花开两次。

九朵一苞,攒成环玉,心似珠玑缀。

瓣瓣玲珑,枝枝洁净,世上无花类。

冷露朝凝,香风远送,信是琼瑶贵。

料得天宫有,此地久难留住。

翰苑才人,贵家公子,都要看花去。

莫吝金钱,好寻诗伴,日日花前醉。

醉眠亭

醉来丰瘁同,眠去身世失。

二乐擅一亭,夫子信超逸。

杯行徂老春,肱枕颓升日。

壮志未及伸,幽愿良自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