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治病并不要求自己有三折肱的经验。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两人感情深笃,遥隔千里,黄庭坚便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艺术手法高超。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通过空间的遥远和传书的不能,突出了两人相隔之远,思念之切。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以乐景写哀情,将当年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和如今自己漂泊江湖的孤独寂寞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赞扬了友人的清廉和才能,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处境的同情。尾联“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象友人在恶劣环境中白发苍苍仍勤奋读书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
1.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并称“苏黄”。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讲究格律、对仗和用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用典: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四立壁”“三折肱”等,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
3. 对比手法:颔联运用对比,将过去的欢乐与现在的凄凉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这首《寄黄几复》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怀人之作。开篇点明两人相隔甚远,传书无门,奠定了全诗的思念基调。颔联是千古名句,短短十个字,将相聚的欢乐和分离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颈联则从生活和才能两方面刻画友人形象,展现出友人的高尚品格。尾联通过想象,描绘出友人在艰难环境中坚持读书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敬意。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
青骢宝勒,绿沈金锁,曾瞻天仗。
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
况当年定计,昭陵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
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
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