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忘忧草,含笑花,劝您尽早辞官归隐。那能言善辩的陆贾在哪里?那足智多谋的姜子牙在哪里?那豪情满怀的张华在哪里?千古以来的是是非非,都成了渔翁樵夫一夜的谈资。
白朴生活在元朝,当时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他一生未仕,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这首小令可能是他在感慨人生和历史的无常,劝人看淡功名利禄,尽早归隐。
这首小令开篇以“忘忧草,含笑花”起兴,营造出一种闲适、超脱的氛围,接着劝人“闻早冠宜挂”,直接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然后通过反问“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列举了历史上三位著名的人物,强调了无论多么有才华、有谋略、有豪情的人,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千古的是非也不过是渔樵们一夜的谈资,进一步深化了对功名利禄的看淡和对历史无常的感慨。整首小令语言直白,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 “挂冠”一词的文化内涵:在古代,“挂冠”常用来表示辞官归隐,体现了一种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反问修辞手法的作用:在这首小令中,反问句的使用增强了语气,突出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功名利禄的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浓烈。
3. 借景抒情和用典的手法:开篇的“忘忧草,含笑花”是借景抒情,营造氛围;后面列举陆贾、姜子牙、张华是用典,通过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首《庆东原》是白朴的代表作之一。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在封建社会,人们往往追求功名利禄,但作者却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都是虚幻的,历史的车轮会将一切都淹没。从艺术手法上看,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起兴的手法使诗歌开篇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反问句的使用让情感更加直接和强烈;用典则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可以启发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要过分执着于功名利禄,要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真正的快乐。
之语。
就谱此曲以寄之。
花月少年场。
嬉游伴,底事不能忘。
杨柳送歌,暗分春色,夭桃凝笑,烂赏天香。
绮筵上,酒杯金潋滟,诗卷墨淋浪。
间袅玉鞭,管弦珂里,醉摧红袖,灯火夜。
回首事堪伤。
温柔竟处,流落江乡。
惆怅鬓丝禅榻,眉黛吟窗。
甚社燕秋鸿,十年无定,楚星燕月,千里相望。
何日故园行乐,重会风光。
使君高宴出红梅。
腰鼓揭春雷。
更将红酒浇浓艳,风流梦、不负花魁。
千里江山吴楚,一时人物邹枚。
软金杯衬硬金杯。
香挽洞庭回。
西溪不减东山兴,欢摇动、北海樽垒。
老我天涯倦客,一杯醉玉先颓。
曹光辅词及僧仲璋词另录
喜气轩眉宇。
□卢郎、风流年少,玉堂平步。
车骑雍容光华远,不似黄梁逆旅。
抖擞尽、貂裘尘土。
便就莫愁双桨去,待经过、苏小钱塘渡。
画图里,看烟雨。
一樽邂逅歌金缕。
望晴川、*峰瀑布,浪花湓浦。
老我三年江湖客,几度登临吊古。
怅日暮、家山何处。
别后江头虹贯日,想君还东观图书府。
天咫尺,听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