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七绝》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朱熹浏览量:861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学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七绝》拼音版
jué
[ [ sòng cháo ] ] zhū
shǎo nián lǎo xué nán chéng , , cùn guāng yīn qīng       
wèi xué chí táng chūn cǎo mèng , , jiē qián qiū shēng
七绝古诗译文

青春年少的时候容易过去,学习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可轻易放过。还没从欣赏池塘边春草发芽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了。

七绝古诗注解
  • 少年易老:年轻人很容易就变老了。
  • 学难成:学业难以取得成就。
  • 一寸光阴: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 不可轻:不可轻视、浪费。
  • 池塘春草梦:化用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典故,这里指美好的青春时光。
  • 阶前梧叶:台阶前的梧桐树叶。
  • 秋声:秋天的风声、落叶声等,代表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七绝创作背景

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传道授业、著书立说。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教育学生或感慨时光易逝时所作,旨在劝勉人们珍惜青春时光,勤奋学习,不要虚度光阴。

七绝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首句“少年易老学难成”直接点明主题,强调青春短暂,学业难成,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第二句“一寸光阴不可轻”进一步强调时间的宝贵,劝诫人们不要轻视每一寸光阴。后两句“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时光匆匆流逝的景象。“池塘春草梦”象征着美好的青春时光,而“阶前梧叶已秋声”则表示秋天的到来,暗示着青春的消逝。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们珍惜光阴、勤奋学习的殷切期望。

七绝知识点

1. 朱熹是南宋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池塘春草梦”引用了谢灵运的典故,在文学创作中,用典可以使诗歌更具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3.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其特点是篇幅短小,格律严谨。

七绝讲解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用直白而又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对于年轻人来说,青春是宝贵的,在这个时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因为青春一旦逝去就很难再回来,而学业的成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寸光阴不可轻”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去学习和成长。后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时光的无情流逝,仿佛在不经意间,青春就已经悄然离去。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要等到时光流逝才后悔莫及。

作者朱熹介绍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相关作品

赋水仙花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

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

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

好处金章不换。

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

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癯道胜还肥。

软轮加璧未应迟。

莫道前非今是。

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

暮江寒碧萦长路。

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

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

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

情多醉似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