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行路难》原文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浏览量:141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行路难》拼音版
háng nán
[ [ nán běi cháo ] ] jun1
dòng tíng shuǐ shàng zhū tóng , , jīng shuāng chù làng kùn yán fēng       
shí chōu xīn yào 耀 bái , , jīn dàn huáng shā zhōng       
luò yáng míng gōng jiàn jiē , , jiǎn zuò       
bái guī xīn xué míng yuè , , shān yìng miàn zuò fēng huā       
wáng jiàn shǎng jiàn wàng , , xié dēng jiàn zhāng       
yǎn cuī cáng zhāng dàn , , yīn qín zhù chǔ míng guāng       
nián nián yuè yuè duì jun1 , , yáo yáo xiǔ 宿 wèi yāng       
wèi yāng cǎi míng chí , , zhēng xiān shì shēng guāng       
zhū jǐn zuò xiá , , ān niàn shù zhī       
xué héng shān nán lǐng guì , , zhì jīn qiān nián yóu wèi zhī
行路难古诗译文

洞庭湖上有一棵桐树,历经寒霜、波浪和狂风的磨难。过去它生机盎然,枝繁叶茂,能与太阳争辉,如今却卧死在黄沙之中。洛阳的名匠看到它不禁叹息,将它精心雕琢成了琵琶。琵琶的琴心如同白璧,宛如明月般皎洁,琴面上镶嵌的珊瑚好似风中的花朵。帝王见到这把琵琶十分欣赏,对它念念不忘,将它带进了建章宫。善弹的张女满怀深情地弹奏它,楚地的明光殿里充满了急切的乐声。这把琵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陪伴着君子,常常整夜待在未央宫。未央宫的采女们都舍弃了鸣篪,争着来擦拭这把琵琶,使它光彩照人。它被装在绣有茱萸的锦缎和玉制成的匣子里,哪里还会想起自己曾经是那根枯树枝呢。不像衡山南岭的桂树,至今过了千年还默默无闻。

行路难古诗注解
  • :桐树,可用来制作乐器。
  • 抽心:指树木生长旺盛,枝叶繁茂。
  • 咨嗟:叹息。
  • 规心:指琴心的形状像圆形。
  • 建章:建章宫,汉代宫殿名。
  • 掩抑摧藏:形容乐声低沉抑郁。
  • 促柱:拧紧琴柱,使弦音变高,这里指弹奏时的急切。
  • 未央:未央宫,汉代宫殿名。
  • 采女:宫女。
  • 鸣篪:一种竹制的乐器。
  • 光仪:光彩和仪态。
  • 茱萸锦衣:绣有茱萸图案的锦缎。
行路难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文人的命运常常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起伏不定。吴均一生仕途坎坷,虽有才华却难以得到重用。这首《行路难》可能是他在感慨自身的遭遇,借桐树的命运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行路难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桐树的命运为线索,运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桐树从困厄到荣耀的转变。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桐树昔日的繁茂和如今的衰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后半部分则描述了桐树被制成琵琶后受到帝王的赏识,身价倍增,与之前的凄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通过桐树的经历,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因偶然机遇而飞黄腾达之人的讽刺。最后,诗人以衡山南岭的桂树作比,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坚守自我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行路难知识点

1. 吴均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其诗文以清拔有古气著称,时称“吴均体”。

2.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绪。

3. 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桐树比作人,以桐树的命运象征人生的起伏。

行路难讲解

这首诗以桐树的命运为切入点,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桐树曾经生长在洞庭湖上,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它依然生机勃勃。然而,命运却对它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它最终卧死在黄沙之中。就在人们以为它的生命就此结束时,它却被洛阳的名匠发现,并被制成了琵琶。从此,它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受到了帝王的赏识,成为了宫廷中的珍品。这个过程就像人生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可能迎来转机。同时,诗人也通过桐树的经历,讽刺了那些只看重表面荣耀,而不注重内在品质的人。最后,诗人提到衡山南岭的桂树,表达了自己对一种平淡、真实生活的向往。我们应该学习桂树,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的名利所诱惑。

作者吴均介绍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吴均相关作品

战城南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古镜篇

盈盈一片秋空月,云雾朦胧半边缺。五色双龙背上蟠,铭镌大业何曾灭。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主人池前鹤

本自乘轩者,为君阶下禽。

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稻粱惠既重,华池遇亦深。

怀恩未忍去,非无江海心。

赠周散骑兴嗣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