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清晨从陇西出发,傍晚就飞到了飞狐谷。秋月照着层层的山岭,寒风吹扫着高大的树木。雾露在夜里浸湿了衣裳,关山在拂晓催促着车马前行。你离去要到哪里去呢,行程高低错落于原野和陆地之间。从此一见终究没有缘分,满怀悲伤眼前空无一物。
此诗是吴均回复柳恽的诗作。柳恽与吴均交好,二人之间常有诗歌唱和。此诗或是在柳恽远行之际,吴均为回应柳恽并表达关切、惜别之情而作。
诗的开头“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以夸张的手法极言行程之速,给人一种急促、奔波之感。“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描绘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秋月、层岭、寒风、高木,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雄浑、悲凉的意境,既衬托出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进一步刻画了旅途的劳苦,雾露浸湿衣裳,关山催促行程,展现出诗人一刻不停的奔波状态。
后半部分“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切,不知友人要去往何方,路途又是如此崎岖。“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则直接抒发了与友人分别后难以再见的悲伤之情,充满了无奈与惆怅。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通过对旅途景色和自身感受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惜别之意。
1. 吴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拔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