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答柳恽》原文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浏览量:207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答柳恽》拼音版
liǔ yùn
[ [ nán běi cháo ] ] jun1
qīng chén lǒng 西 , , fēi       
qiū yuè zhào céng lǐng , , hán fēng sǎo gāo       
qīn , , guān shān xiǎo cuī zhóu       
jun1 zhī , , cān chà jiān yuán       
jiàn zhōng yuán , , huái 怀 bēi kōng mǎn
答柳恽古诗译文

清晨从陇西出发,傍晚就飞到了飞狐谷。秋月照着层层的山岭,寒风吹扫着高大的树木。雾露在夜里浸湿了衣裳,关山在拂晓催促着车马前行。你离去要到哪里去呢,行程高低错落于原野和陆地之间。从此一见终究没有缘分,满怀悲伤眼前空无一物。

答柳恽古诗注解
  • 陇西:郡名,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西南。
  • 飞狐谷:要隘名,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蔚县南。
  • 层岭:重重叠叠的山岭。
  • 高木:高大的树木。
  • 催轴:催促行车。轴,车轴,这里代指车。
  •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 :间隔,这里是“经历”的意思。
  • 原陆:原野大地。
答柳恽创作背景

此诗是吴均回复柳恽的诗作。柳恽与吴均交好,二人之间常有诗歌唱和。此诗或是在柳恽远行之际,吴均为回应柳恽并表达关切、惜别之情而作。

答柳恽古诗赏析

诗的开头“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以夸张的手法极言行程之速,给人一种急促、奔波之感。“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描绘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秋月、层岭、寒风、高木,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雄浑、悲凉的意境,既衬托出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进一步刻画了旅途的劳苦,雾露浸湿衣裳,关山催促行程,展现出诗人一刻不停的奔波状态。

后半部分“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切,不知友人要去往何方,路途又是如此崎岖。“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则直接抒发了与友人分别后难以再见的悲伤之情,充满了无奈与惆怅。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通过对旅途景色和自身感受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惜别之意。

答柳恽知识点

1. 吴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拔

作者吴均介绍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吴均相关作品

战城南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古镜篇

盈盈一片秋空月,云雾朦胧半边缺。五色双龙背上蟠,铭镌大业何曾灭。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主人池前鹤

本自乘轩者,为君阶下禽。

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稻粱惠既重,华池遇亦深。

怀恩未忍去,非无江海心。

赠周散骑兴嗣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