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东飞伯劳歌》原文
朝代:南北朝 作者:萧衍浏览量:133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东飞伯劳歌》拼音版
dōng fēi láo
[ [ nán běi cháo ] ] xiāo yǎn
dōng fēi láo 西 fēi yàn , , huáng zhī shí xiàng jiàn       
shuí jiā ér duì mén , , kāi yán yàn zhào       
nán chuāng běi yǒu guà míng guāng , , luó wéi zhī fěn xiāng       
ér nián shí liù , , yǎo tiǎo shuāng yán       
sān chūn huā cóng fēng , , kōng liú lián shuí tóng
东飞伯劳歌古诗译文

伯劳鸟向东飞去,燕子向西飞去,黄姑星与织女星每年也只能在七夕时相见。

谁家的美丽姑娘住在对门,她花容月貌照亮了整个里巷。

她的房里,南窗北牖到处闪耀着明亮的烛光,罗帐绮帘里散发着脂粉的香气。

姑娘年龄大约十五六岁,身材苗条容貌绝美,面如白玉。

暮春三月花儿随风飘落,只留下这美丽的人儿与谁相伴呢?

东飞伯劳歌古诗注解
  • 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好单栖。
  • 黄姑:即河鼓星,俗称牛郎星,与织女星隔河相对。
  • 里闾:乡里,这里指居住的地方。
  • :窗户。
  • 明光:明亮的光,这里指烛光。
  • 罗帷绮箔:罗帐和绮帘,都是精美的帐幕。
  •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这里指暮春。
东飞伯劳歌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诗歌风格受民间乐府影响较大,文人常常模仿民歌创作。这首诗可能是萧衍模仿南朝乐府民歌所作,以描写年轻女子的美貌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为主题,这类题材在当时的乐府诗中较为常见。

东飞伯劳歌古诗赏析

诗的开篇“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运用比兴手法,以伯劳和燕子分飞、牛郎织女只能偶尔相见,暗示人生聚散无常,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淡淡的哀伤基调。接着描绘了一位美丽的邻家少女,通过“开颜发艳照里闾”“窈窕无双颜如玉”等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少女的美貌。而“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则从环境描写的角度,烘托出少女生活的精致和优雅。最后“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以暮春落花象征少女青春易逝,表达了对少女孤独寂寞的同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委婉,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东飞伯劳歌知识点

1. 比兴手法:诗歌中运用比兴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含蓄性。

2. 南北朝乐府诗: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具有独特的风格,多反映民间生活和情感,语言质朴自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文化意象:伯劳、燕子、牛郎织女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常见意象,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东飞伯劳歌讲解

这首诗是萧衍的代表作之一,其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它巧妙地融合了比兴、描写和抒情等多种手法。开篇的比兴句不仅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也为下文引出少女形象做了铺垫。在描写少女时,诗人从外貌、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刻画,使少女的形象栩栩如生。最后,通过暮春落花的景象,将少女的青春易逝和孤独寂寞推向了高潮,引发读者的共鸣。整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意味深长,体现了南北朝乐府诗的独特魅力。

作者萧衍介绍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萧衍相关作品

邯郸歌

回顾灞陵上。

北指邯郸道。

短衣妾不伤。

南山为君老。

觉意诗赐江革

唯当勤精进。

自强行胜修。

岂可作底突。

如彼必死囚。

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

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

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

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

恨不早嫁东家王。

欢闻歌 二

南有相思木。

合影复同心。

游女不可求。

谁能息空阴。

欢闻歌 一

艳艳金楼女。

心如玉池莲。

持底报郎恩。

俱期游梵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