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和郭主簿》原文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浏览量:267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和郭主簿》拼音版
guō zhǔ 簿
[ [ wèi jìn ] ] táo yuān míng
ǎi ǎi táng qián lín , , zhōng xià zhù qīng yīn       
kǎi fēng yīn shí lái , , huí biāo kāi jīn       
jiāo yóu xián , , nòng shū qín       
yuán shū yǒu , , jiù yóu chǔ jīn       
yíng liáng yǒu , , guò fēi suǒ qīn       
chōng shú zuò měi jiǔ , , jiǔ shú zhēn       
ruò , , xué wèi chéng yīn       
shì zhēn , , liáo yòng wàng huá zān       
和郭主簿古诗译文

堂前树林枝叶茂盛,仲夏时节储存着清凉的树阴。南风顺应时令吹来,旋风撩起我的衣襟。停止结交世俗朋友,专心从事悠闲的事业,有时躺着有时起来,随意地读书弹琴。园子里的蔬菜生长得十分茂盛,去年的谷物至今还储存着。经营自己的生活应该有个限度,超过限度的富足不是我所崇尚的。把高粱舂好酿成美酒,酒熟了我自斟自饮。幼小的儿子在我身边嬉戏,学着说话还吐字不清。这样的生活真是快乐,姑且以此来忘却追求功名的念头。

和郭主簿古诗注解
  • 蔼蔼:茂盛的样子。
  • 中夏:仲夏,农历五月。
  • 凯风:南风。
  • 回飙:旋风。
  • 息交:停止结交世俗朋友。
  • 闲业:悠闲的事业,指读书、弹琴等。
  • :滋味。
  • 营己:经营自己的生活。
  • 过足:过度的富足。
  • 舂秫:把高粱舂好。
  • 弱子:幼小的儿子。
  • 华簪:华贵的冠簪,代指富贵功名。
和郭主簿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陶渊明隐居时期所作。郭主簿是陶渊明的友人,两人可能有诗歌唱和往来。陶渊明在经历了仕途的不顺后,回归田园,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他在田园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质朴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和郭主簿古诗赏析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夏日清幽的景象,堂前树林的清阴和南风的吹拂,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停止交游,专注于读书弹琴,园蔬谷粮充足,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自给自足。“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一句,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生活应适度,不追求过度的富足。最后,诗人描写了幼子在身边嬉戏的场景,更增添了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他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对功名利禄的不屑。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和郭主簿知识点

1. 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等,简洁地勾勒出画面,生动地表现出生活场景。

3. 诗中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如“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倡导人们生活要适度,不贪婪。

和郭主簿讲解

《和郭主簿》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内容上看,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从艺术特色上,语言质朴无华,却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摒弃。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和他的诗歌风格,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在田园生活中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作者陶渊明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相关作品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赠长沙公 其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赠长沙公 其四

何以写心,此贻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赠长沙公 其二

於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