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吁嗟篇》原文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浏览量:183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

惊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吁嗟篇》拼音版
jiē piān
[ [ wèi jìn ] ] cáo zhí
jiē zhuǎn péng , , shì rán ! ! zhǎng běn gēn shì , , xiǔ 宿 xiū xián       
dōng 西 jīng , , nán běi yuè jiǔ qiān       
huí fēng , , chuī yún jiān       
wèi zhōng tiān , , rán xià chén quán       
jīng jiē chū , , guī zhōng tián       
dāng nán ér gèng běi , , wèi dōng ér fǎn 西       
dàng dàng dāng , , wáng ér cún       
piāo piāo zhōu , , lián piān shān       
liú zhuǎn héng chù , , shuí zhī jiān ? ? yuàn wéi zhōng lín cǎo , , qiū suí huǒ fán       
miè tòng ? ? yuàn gēn gāi lián
吁嗟篇古诗译文

可叹这随风飘转的蓬草,活在世上为何单单如此艰难!永远离开自己的根不断漂泊,日日夜夜都得不到休闲。东西漂泊经过了无数的道路,南北闯荡跨越了无数的田埂。突然遇上回旋的大风刮起,把我吹到了云彩之间。自以为已踏上了天路,忽然又坠入了深泉。惊风把我从泉中救起,依旧送回到那田野中间。本应向南却又转向北,说要往东却又反朝西。飘飘荡荡我该依靠何方,一会儿似乎要灭亡一会儿又还生存。轻飘飘地环绕了八方的湖泽,接连不断地经历了五座名山。流转不定没有固定的处所,谁能知道我的痛苦和艰难?我愿做林中的一棵小草,秋天随着野火一起被焚烧。粉身碎骨难道不痛苦?只愿能与根须紧紧相连。

吁嗟篇古诗注解
  • 吁嗟(xū jiē):感叹词。
  • 转蓬:被风吹而流转的蓬草。
  • 宿夜:即夙夜,日夜。
  • 陌、阡: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 卒(cù):同“猝”,突然。
  • 回风起:旋风刮起。
  • 终天路:到达天路的尽头。
  • 沉泉:深泉。
  • 惊飙(biāo):狂风。
  • 中田:田中。
  • 宕宕(dàng dàng):飘荡不定的样子。
  • 八泽:泛指众多的湖泽。
  • 五山:泛指众多的高山。
  • 根荄(gāi):植物的根。
吁嗟篇创作背景

曹植一生热衷政治,怀抱着“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却在曹丕、曹叡父子的猜忌、迫害下无法实现。他多次被贬爵移封,如同转蓬一般漂泊不定。这首《吁嗟篇》便是他在这种处境下创作的,以转蓬自喻,抒发了自己身世飘零、命运坎坷的痛苦。

吁嗟篇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辗转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遭遇。诗中通过描写转蓬的“长去本根”“宿夜无休闲”“流转无恒处”,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悲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够与根相连、有所依托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吁嗟篇知识点

1.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其情感真挚、辞藻华丽、意境深远而著称。

2. “转蓬”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游子或身世坎坷的人。

3.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转蓬自比,兴起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

吁嗟篇讲解

《吁嗟篇》是曹植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开篇以“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发出强烈的感叹,奠定了全诗悲怆的基调。接着,诗人详细地描写了转蓬的漂泊历程,从“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到“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转蓬的漂泊不定,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坎坷命运。“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宁愿像中林草一样与根相连,即使被野火焚烧也在所不惜的愿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作者曹植介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相关作品

种葛篇

种葛南山下。

葛藟自成阴。

与君初婚时。

结发恩义深。

欢爱在枕席。

宿昔同衣衾。

窃慕棠棣篇。

好乐和瑟琴。

行年将晚暮。

佳人怀异心。

恩纪旷不接。

我情遂抑沉。

出门当何顾。

徘徊步北林。

下有交颈兽。

仰有双栖禽。

攀枝长叹息。

泪下沾罗襟。

良马知我悲。

延颈对我吟。

昔为同池鱼。

今为商与参。

往古皆欢遇。

我独困于今。

弃置委天命。

悠悠安可任。

正会诗

初岁元祚。

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

燕此高堂。

尊卑列叙。

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

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

中坐腾光。

珍膳杂沓。

充溢圆方。

笙磬既设。

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

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

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

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

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

寿若东王。

长歌行

尺蠖知屈伸。

体道识穷达。

赠徐干诗

惊风飘白日。

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

众星灿以繁。

志士营世业。

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

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

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

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

贫贱诚足怜。

薇藿弗充虚。

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

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

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

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

膏泽多丰年。

亮怀璠玙美。

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

申章复何言。

赠王粲诗

端坐苦愁思。

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

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

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

惜或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

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

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

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

自使怀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