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诲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诲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早上和佳人相约,到傍晚她却还没来。美味佳肴无心品尝,美酒也停下不饮。托飞鸟带话,告诉她我不能再等。俯身折下兰英,仰头攀折桂枝。佳人不在,折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你要到哪里去呢?原来在大海的角落。神灵传达话语,赠你明珠。我踮起脚盼望她,徘徊踱步。佳人不来,一刻都难以忍受。
此诗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不过曹丕生活在魏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情感上有所寄托,借与佳人的约会不至,抒发内心的期待、失望、思念等复杂情感,也有可能是借佳人来隐喻某种理想、抱负未能实现。
全诗情感真挚,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等待佳人时的急切、失落之情。开篇点明约会却佳人不至,通过“嘉肴不尝,旨酒停杯”细腻地表现出诗人无心饮食的状态,凸显出等待的煎熬。折兰英、结桂枝的动作,既表现出诗人的殷勤,又在“佳人不在,结之何为”的自问中透露出无奈和失落。最后“佳人不来,何得斯须”直接抒发了诗人难以忍受佳人不来的急切心情。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 曹丕是曹魏开国皇帝,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绮哀婉。
2. “秋胡行”是乐府旧题,古辞内容叙述秋胡戏妻的故事,曹丕此诗与古辞内容无关,只是借用了这个题目。
3. 诗中运用了比兴手法,如兰英、桂枝等意象,常用来象征美好、高洁的品质。
这首诗以一个日常的约会场景展开,展现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从等待佳人时的满心期待,到逐渐产生的失望和焦虑,诗人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和心理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语言表达上,简洁而生动,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准确地传达出情感的起伏。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韵味,使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更加含蓄深沉。对于理解魏晋时期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诗歌创作风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乘辇夜行游。
逍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
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
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
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
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彩。
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
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
保己终百年。
仰瞻帷幕。
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
其人不存。
神灵倐忽。
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
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
衔草鸣麑。
翩翩飞鸟。
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
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
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
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
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
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
胡不是保。
观兵临江水。
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
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
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
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
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
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
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
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
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
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
悠悠多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