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古艳歌》原文
朝代:汉朝 作者:汉无名氏浏览量:92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古艳歌》拼音版
yàn
[ [ hàn cháo ] ] hàn míng shì
qióng qióng bái , , dōng zǒu 西       
xīn , , rén
古艳歌古诗译文

孤独的白兔,东奔西顾。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

古艳歌古诗注解
  • 茕茕(qióng qióng):孤独无依的样子。
  • 东走西顾:兔子善于奔跑,但是这里写兔子东奔西顾,有徘徊不定的意思。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意思是衣服是新的好,人是旧相识的好。这是全诗的主旨。
古艳歌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年代久远,具体背景难以确切知晓。一般认为,它可能是一首弃妇诗,以白兔自比,表达了被遗弃者的哀怨和对旧情的怀念。在古代社会,女性地位较低,常因各种原因被丈夫遗弃,这首诗或许反映了她们的不幸遭遇和内心感受。

古艳歌古诗赏析

诗的前两句以“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起兴,描绘了一只孤独的白兔徘徊不定的形象,给人一种凄凉、哀怨的感觉,也暗示了主人公被遗弃后的孤独和迷茫。后两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以浅显易懂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新衣服往往能给人带来新鲜感和满足感,而老朋友则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和长久的情谊,这种对比,强调了旧情的珍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古艳歌知识点

1. 起兴手法: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白兔的形象来引出后面的情感,这种手法叫做起兴。起兴可以渲染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 哲理诗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旧情,不要喜新厌旧。

古艳歌讲解

这首《古艳歌》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从文学角度看,它运用了起兴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从情感层面看,它表达了被遗弃者的哀怨和对旧情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女性的不幸遭遇。从哲理方面看,“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身边的老朋友,不要因为一时的新鲜感而忽视了他们的存在。总之,这首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作者汉无名氏介绍
汉无名氏的作品,可归入「两汉乐府」一类。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古诗十九首》。这是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东汉后期党争激烈,杀伐不休;官僚垄断仕途,文人士子备受压抑。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纷纷背井离乡,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就是反映了这种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表达了一种祈求社会安定、渴望家室团聚的愿望。由于诗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因此这类诗大都流露了浓重的感伤之情,蕴含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古诗十九首》也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所产生的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等颓废情绪。这类诗反映了东汉末年儒家思想崩溃,乱世人生观盛行时文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状态。
汉无名氏相关作品

恒灵时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顺帝末京都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无题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从军行 一作:征)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古诗十九首·八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