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天凉》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韩偓浏览量:328

愁来却讶天凉早,思倦翻嫌夜漏迟。

何处山川孤馆里,向灯弯尽一双眉。

《天凉》拼音版
tiān liáng
[ [ táng cháo ] ] hán
chóu lái què tiān liáng zǎo , , juàn fān xián lòu chí       
chù shān chuān guǎn , , xiàng dēng wān jìn shuāng méi
天凉译文
愁来却讶天凉早,
思倦翻嫌夜漏迟。
何处山川孤馆里,
向灯弯尽一双眉。
天凉赏析

诗中的"愁来"指诗人的忧愁之情突然而至。"讶天凉早"表明天气转凉得较早,这也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相呼应。接着,诗人将疲倦的思懒和夜晚的时钟声联系起来,表达了他怨夜漏走得慢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何处山川孤馆里,向灯弯尽一双眉"描绘了诗人寂寞孤单的境况。他身处在山川之中的破旧馆舍里,面对着一盏渐渐弯尽的灯,似乎也映照了诗人心中忧伤弯曲的眉头。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因寂寞孤独而感到忧愁的情感。通过描写天气的转凉、夜晚的漏钟和独自一人的境况,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无奈。这首诗词通过简洁凝练的文字,刻画了唐代诗人常常感受到的寂寞和愁苦的心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作者韩偓介绍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韩偓相关作品

闺情(一作夜闺)

轻风滴砾动帘钩,宿酒犹酣懒卸头。

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楼。

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

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声声作两眉愁。

闺怨(一作恨)

时光潜去暗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

初坼秋千人寂寞,后园青草任他长。

访同年虞部李郎中(天复四年二月,在湖南)

策蹇相寻犯雪泥,厨烟未动日平西。

门庭野水褵褷鹭,邻里短墙咿喔鸡。

未入庆霄君择肉,畏逢华毂我吹齑。

地炉贳酒成狂醉,更觉襟怀得丧齐。

观斗鸡(一作鸡斗)偶作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

白日枭鸣无意问,唯将芥羽害同群。

感旧

省趋弘阁侍貂珰,指座深恩刻寸肠。

秦苑已荒空逝水,楚天无限更斜阳。

时昏却笑朱弦直,事过方闻锁骨香。

入室故寮流落尽,路人惆怅见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