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鹧鸪天》原文
朝代:清朝 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186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对题处, 偏到鸳鸯两字冰。

《鹧鸪天》拼音版
zhè tiān
[ [ qīng cháo ] ] lán xìng
bié shuì chéng , , kān zhěn mèng biān chéng       
yīn tīng sāi sān gèng , , què hóng lóu bàn dēng       
shū zhèng zhòng , , hèn fèn míng , , tiān jiāng chóu wèi niàng duō qíng       
lái shǒu duì chù , ,        piān dào yuān yāng liǎng bīng
赏析
分离分别的愁绪丝丝缕缕,理不清,剪不断,让人辗转难眠。更何况小小的边城之又孤枕。深夜的边塞,雨声淅淅沥沥。此时,家中楼阁里,她,是否也一样独对孤灯。心意,在夜里相通。
深深情,离别恨,待要写来,笔端凝重。上天将这离别的愁滋味,都酿成了多情之酒,又如何能一饮而尽。巾短情长,纵有写不完的情话,诉不尽的相思,尺笺如何能言尽。站起身来,呵呵手封箴。偏偏触到鸳鸯两个字,心,顿时如坠冰窟。情如冰下暗流,曲折幽清;意似边塞夜雨,绵绵不断。
这是一阙抒发索居羁旅之愁的小令。边城夜听雨,愁绪起如丝。欲箴锦书时,触手心成冰。上片写索居边城孤馆,夜雨难眠的愁绪,转而忆及家中爱人也在深陷思念之中。下片写给妻子写信,情深意重笔轻,落下鸳鸯二字时,心中更是悲凄。
别绪如丝睡不成。化自梅尧成诗《送仲连》,“别绪如乱丝,欲理还不可”。别绪如丝,他全不如疼痛来的爽利干脆。他,若有若无,却抽剥不尽,生生将人的心吊在半空里,落不到实处。只合辗转,难以入眠。
那堪孤枕梦边城。那堪,是更何况,意思如同“梧桐更兼细雨”,也就是天阴偏逢屋漏。孤枕,边城,都是凄清的意象。这两个意象的叠加,加重了如丝的愁绪。梦边城,是梦在边城,而不是梦到边城。边城,他是一个遥远的地方。那是一幅小小的图画。闭上眼睛,我们能看见他孤悬在温柔的边缘。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紫塞,即边塞。晋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南朝鲍照《芜城赋》里有,“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唐罗邺《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红楼,指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苏轼《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这两句,对仗极为工整,亦是极强烈的对比。听着身边的紫塞三更雨,更想念家中的温暖,想念心爱的爱人。这也是假想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更婉转深致。
书郑重,恨分明。这两句化自李商隐一首《无题》诗,“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书郑重,应该是说写信时心意庄重,即言情意之重。又因情意之重而离恨更深更分明。这两句,是写睡不着而起来写信。我们也会有相似的经历,失眠时间很长了,干脆起来做点事情。此时,容若能做的,就是给爱人写信,一诉相思之苦。
天将愁味酿多情。愁味本有多种,多情亦有多种恨。在容若眼里,愁味与天情是这般相伴而生。似是上天将他们齐齐的种在容若的心间。上天,是将愁味酿成了多情,还是将多情酿成了愁味。这其中甘苦,亦是如鱼饮水,唯容若自知。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封题,此处是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白居易在《与微之书》里有,“封题之时,不觉欲曙”。唐曹唐诗《织女怀牵牛》里有,“封题锦字凝新恨,抛掷金梭织旧愁”。天气寒冷,写好信要封札,这时,呵手本是件自然的事。欧阳修有一首《诉衷情•眉意》,里面也写了呵手,词意很是美好。词为: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呵手之间,心意也可千回百转。天寒之时,开始或结束一件事,呵手总给人一丝温暖的感觉。这样的寒里取暖,却在鸳鸯两字落入眼底之时,瞬间触动容若的心思,心意顿时成冰。鸳鸯,是多么相亲相爱曲颈相交的一个词。可此刻,他却是这样的形影相吊。“鸳鸯两字冰”,也可以理解为写下鸳鸯两个字时,笔尖也似冰冻了一般。或者,这是他内心深处的寒,传至笔尖。
例句
若是恼了我,连你西歧~。(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
作者纳兰性德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相关作品

采桑子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

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

溪风到竹初疑雨,秋月如弓渐满弦。

残梦远经吹角戍,明河长亘衣天。

哀蛩饯晓浑多事,也似严更古驿边。

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鸟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鹧鸪天·别绪如丝睡不成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