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柳梢青》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蔡伸浏览量:188

数声鶗鴂。

可怜又是、春归时节。

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

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

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柳梢青》拼音版
liǔ shāo qīng
[ [ sòng cháo ] ] cài shēn
shù shēng guī       
lián yòu shì chūn guī shí jiē       
mǎn yuàn dōng fēng , , hǎi táng xiù , , huā piāo xuě       
dīng xiāng cán zhī , , suàn wèi chóu cháng cùn jié       
shì xiū wén , , duō qíng duō gǎn , , gàn fēng yuè
柳梢青古诗译文

鶗鴂鸟一声声啼叫,可惜啊,又到了春天归去的时节。满院春风吹拂,海棠花如锦绣般铺满地面,梨花像雪花一样飘落。丁香花带着露珠,好似在残枝上哭泣,可就算这样,也比不上我愁肠寸断的哀伤。我自是像沈约那样多情善感,这哀愁并非是因为风花雪月的缘故。

柳梢青古诗注解
  • 鶗鴂(tí jué):鸟名,即杜鹃。
  • 可怜:可惜。
  • 铺绣:形容海棠花飘落,如锦绣铺地。
  • 丁香露泣残枝:丁香花上带着露珠,好像在残枝上哭泣。
  • 休文:南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他多情善感,体弱多病。这里作者以沈约自比。
  • 不干风月:与风月无关,意思是自己的哀愁并非是因为自然景色引发的。
柳梢青创作背景

蔡伸一生仕途坎坷,政治抱负难以实现。这首词可能创作于他在仕途不顺、内心烦闷之时。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触动了他的情思,引发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从而写下了这首词。

柳梢青古诗赏析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暮春的凄凉景象。鶗鴂的啼叫暗示着春天的离去,满院的东风、飘落的海棠和梨花,营造出一种衰败、孤寂的氛围。下阕则由景入情,以丁香花上的露珠比作眼泪,更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哀愁。最后以“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点明主旨,表明自己的愁绪并非是因为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是另有隐情,可能是对仕途不顺的苦闷,对人生的无奈等。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深沉而真挚。

柳梢青知识点

1. 鶗鴂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春逝的象征。

2. 沈约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对古代诗歌的格律发展有重要影响。

3. 蔡伸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词人,他的词作多抒发个人的情感和人生感慨。

柳梢青讲解

这首《柳梢青》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作者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致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开篇以鶗鴂的啼叫点明时节,为整首词奠定了哀伤的基调。上阕的景物描写,如“海棠铺绣,梨花飘雪”,看似美丽,实则透露出一种繁华消逝的凄凉。下阕中,丁香花的“露泣残枝”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最后作者以沈约自比,强调自己的哀愁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而非外界的自然景色。学习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词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在特定人生境遇下的复杂心情。

作者蔡伸介绍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 存词175首。
蔡伸相关作品

归田乐

风生苹末莲香细。

新浴晚凉天气。

犹自倚朱阑,波面双双彩鸳戏。

鸾钗委坠云堆髻。

谁会此时情意。

冰簟玉琴横,还是月明人千里。

诉衷情·亭亭秋水玉芙蓉

亭亭秋水玉芙蓉。

天际水浮空。

碧云望中空暮,人在广寒宫。

双缕枕,曲屏风。

小房栊。

可怜今夜,明月清风,无计君同。

西江月·翡翠蒙金衫子

翡翠蒙金衫子,缕尘如意冠儿。

持杯轻按遏云词。

别是出尘风味。

莫羡双星旧约,愿谐明月佳期。

凭肩密语两心知。

一棹五湖烟水。

西楼子-相见欢

楼前流水悠悠。

驻行舟。

满目寒云衰草、使人愁。

多少恨,多少泪,谩迟留。

何似蓦然拚舍、去来休。

西楼子-相见欢·零

红靴玉带葳蕤。

翠绡衣。

并辔垂鞭妆影、照清溪。

长亭路。

停骑处。

晚凉时。

空有许多明月、伴双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