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
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
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春风吹绿了大地,春云映衬着绿野,清晨的梦境中我仿佛置身于芬芳的茵席之上。柔软的草地映衬着飞舞的落花,一直延伸到远方,与流水相伴,一眼望去,仿佛被一片香尘隔开。那萋萋芳草蕴含着多少江南的离愁别恨啊,反而让我回忆起她那翠绿色的罗裙。如今门户冷落,古道上一片凄迷,如烟的细雨正让人愁绪满怀。
高观国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其词多写男女恋情、相思离别等内容。这首《少年游》可能创作于他在江南游历期间,或许是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春光美景引发了对某位女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可能寄托了他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对人生的感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人雅士多有家国之思和身世飘零之感,这些情感也可能在词中有所体现。
这首词以景起笔,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新、美好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进一步描绘了芳草与落花、流水相互映衬的画面,给人以空灵、悠远之感。然而,下阕笔锋一转,“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由眼前的美景引发了词人的愁绪,回忆起了心中的佳人,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以景结情,通过描绘冷落的门户、凄迷的古道和如烟的细雨,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哀愁。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1. 高观国:南宋词人,与史达祖并称“高史”,其词风格婉约细腻,多写男女之情。
2. 《少年游》:词牌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等,有多种格律形式。
3. 情景交融:诗词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使情与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从整首词来看,词人先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对春风、春云、芳草、落花、流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并没有让词人感到愉悦,反而引发了他内心的愁绪。“萋萋多少江南恨”一句,点明了词人的愁绪来自于江南的往事和回忆,而“翻忆翠罗裙”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愁绪的根源是对某位女子的思念。下阕的后三句,通过描写冷落的门户、凄迷的古道和烟雨,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将词人的愁绪推向了高潮。在学习这首词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词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南宋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露条烟叶。
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
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
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
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依依灞桥怨别。
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
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
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浪摇新绿。
漫芳洲翠渚,雨痕初足。
荡霁色、流入横塘,看风外漪漪,皱纹如縠。
藻荇萦回,似留恋、鸳飞鸥浴。
爱娇云蘸色,媚日挼蓝,远迷心目。
仙源漾舟岸曲。
照芳容几树,香浮红玉。
记那回、西洛桥边,裙翠传情,玉纤轻掬。
三十六陂,锦鳞渺、芳音难续。
隔垂阳,故人望断,浸愁万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