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唐多令》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邓剡浏览量:226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

叶声寒,飞透窗纱。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

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唐多令》拼音版
táng duō lìng
[ [ sòng cháo ] ] dèng yǎn
guò shuǐ míng xiá , , cháo huí àn dài shā       
shēng hán , , fēi tòu chuāng shā       
kān hèn 西 fēng chuī shì huàn , , gèng chuī , , luò tiān       
háo huá , , yòu xié       
shuō xìng wáng , , yàn shuí jiā ? ? wéi yǒu nán lái shù yàn , , míng yuè , , xiǔ 宿 huā
唐多令古诗译文

雨停之后,天空中明丽的彩霞倒映在水中;潮水退去,岸边留下了细细的流沙。秋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寒声穿透了窗纱。可恨那西风不仅吹得朝代更迭,更把我吹落到了天涯海角。

曾经繁华的古都如今一片寂寞,乌衣巷口夕阳又渐渐西斜。人们谈论着朝代的兴亡,那归来的燕子如今又会飞入谁家呢?只有无数从南方飞来的大雁,伴随着明月,栖息在芦苇花丛中。

唐多令古诗注解
  • 水明霞:雨后天空中的彩霞倒映在水中,显得格外明亮。
  • 潮回:潮水退去。
  • 叶声寒:秋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西风吹世换:比喻朝代的更迭。西风象征着秋天,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 落天涯:流落到天涯海角,形容诗人漂泊无依的处境。
  • 寂寞古豪华:曾经繁华的古都如今变得寂寞冷清。
  • 乌衣: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南岸,是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的居住之地。
  • 说兴亡:谈论朝代的兴盛和衰亡。
  • 燕入谁家:化用唐代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意,感慨世事的变迁。
  • 宿芦花:栖息在芦苇花丛中。
唐多令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邓剡在南宋灭亡后所作。南宋灭亡后,邓剡被俘,押往北上途中经过建康(今江苏南京)。此时的建康,历经战乱,繁华不再,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词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对朝代兴亡的感慨和自己身世飘零的哀伤。

唐多令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笔,描绘了雨后彩霞、潮回落沙、秋声透窗等秋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一句,直抒胸臆,将对朝代更迭的痛恨和自己漂泊天涯的悲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阕由眼前的衰败景象联想到历史的兴亡,以乌衣巷的夕阳和归来的燕子为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以景结情,通过描绘大雁在明月下栖息在芦苇花丛中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又有对个人身世的哀伤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多令知识点

1. 邓剡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前途的忧虑。

2. 《唐多令》是词牌名,又名《糖多令》《南楼令》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3. 乌衣巷是东晋时期豪门世族的居住之地,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最为著名。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乌衣巷》一诗,感慨世事的变迁。

4. 诗词中常常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如本词中的“西风”“雁”“明月”“芦花”等意象,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唐多令讲解

这首《唐多令》是邓剡的代表作之一。词的上阕,词人通过描写雨后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又略带寂寞的画面,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叶声寒,飞透窗纱”,则通过听觉感受,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的寒冷和凄凉。“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这一句是全词的关键,词人将对朝代更迭的痛恨和自己漂泊天涯的悲愤之情融为一体,使情感达到了高潮。

词的下阕,词人由眼前的衰败景象联想到历史的兴亡。“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乌衣巷曾经是东晋时期豪门世族的居住之地,如今却一片寂寞冷清,夕阳西下,更增添了几分沧桑感。“说兴亡,燕入谁家”,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的诗意,感慨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以景结情,通过描绘大雁在明月下栖息在芦苇花丛中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也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作者邓剡介绍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邓剡相关作品

简寂观

一迳两山合,迢迢入青空。

前横交剑流,后倚叠云屏。

平生三笑图,此日丹元庭。

双瀑隐如画,可玩不可听。

东瀑更飘洒,珠玑落青冥。

丹井久湮芜,蜕骨何由灵。

何年老鹤归,松桧语丁宁。

苦竹不肯笋,知此味甘馨。

秋深石坛冷,液液枕参横。

砻山

斜阳客如画,路围丛薄间。

惊禽忽冲起,似石投前山。

疏影·瑶尊蘸翠

瑶尊蘸翠。

短长亭送别,风恋晴袂。

腊树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几日羁思。

霜华不惜阳关柳,悄莫系、行人嘶骑。

对梅花、一笑分携,胜约别来相寄。

人物仙蓬妙韵,瑞鸾敛迅翼,聊憩香枳。

见说使君,好语先传,付与芙蓉清致。

客来欲问荆州事,但细语、岳阳楼记。

梦故人、剪烛西窗,已隔洞庭烟水。

烛影摇红·郢雪歌高

郢雪歌高,天教鹤子参鸣和。

薰风旌节瑞华□,光动垂弧左。

早是烟楼撞破。

更明珠、重添一颗。

镜容中夜,摩顶欣然,石麟天堕。

未羡眉山,两峰儿子中峰我。

推贤世世珥金貂,何况阴功大。

欲写弄獐书贺。

愧无功、难消玉果。

摩挲老眼,曾识英雄,试啼则个。

满江红·王母仙桃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

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欹侧。

恨风沙、吹透汉宫衣,余香歇。

霓裳散,庭花灭。

昭阳燕,应难说。

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

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