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生查子》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周紫芝浏览量:154

春寒入翠帷,月淡云来去。

院落半晴天,风撼梨花树。

人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

满眼是相思,无说相思处。

《生查子》拼音版
shēng chá
[ [ sòng cháo ] ] zhōu zhī
chūn hán cuì wéi , , yuè dàn yún lái       
yuàn luò bàn qíng tiān , , fēng hàn huā shù       
rén zuì yǎn jīn , , xián qiū qiān zhù       
mǎn yǎn shì xiàng , , shuō xiàng chù
生查子古诗译文

春寒侵入了翠绿的帷幕,月亮黯淡,云朵飘来飘去。院落里半是晴天,风儿摇动着梨花树。人喝醉了,掩上了金门,悠闲地倚靠在秋千柱上。满眼都是相思之情,却无处诉说这份相思。

生查子古诗注解
  • 翠帷:翠绿的帷幕。
  • 金铺:门上的铜制兽面环钮,代指门。
生查子创作背景

周紫芝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社会动荡不安。这首词可能创作于他某个春日的夜晚,词人在醉酒后,面对春景,心中涌起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生查子古诗赏析

上阕描绘了一幅清冷的春夜图。“春寒入翠帷,月淡云来去”,春寒侵入帷幕,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月淡云来去”,黯淡的月光和飘来飘去的云朵,更增添了几分凄凉。“院落半晴天,风撼梨花树”,半晴的院落,风儿摇动着梨花树,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下阕描写了词人醉酒后的状态和内心的相思之情。“人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词人喝醉了,掩上门,悠闲地倚靠在秋千柱上,看似悠闲,实则内心孤独。“满眼是相思,无说相思处”,直接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情,却又无处诉说,更显凄凉。

整首词以景衬情,通过描写春夜的景色,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相思之情,意境清幽,情感真挚。

生查子知识点

1. 周紫芝是南宋初期词人,其词风格清丽自然,多写个人生活情趣和相思之情。

2. 《生查子》是词牌名,本词同样采用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

3. 词中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通过描写春夜的景色,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相思之情。

生查子讲解

这首词围绕着春夜的景色和词人的相思之情展开。在学习时,我们可以这样把握:

1. 感受词中的景:春寒、淡月、浮云、半晴院落、风中梨花树等景色,共同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要体会这些景色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 体会词人的情感:从醉酒、掩门、倚秋千柱等动作,以及“满眼是相思,无说相思处”的直白表达中,感受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3. 分析表现手法:以景衬情是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通过景色的描写来烘托情感,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手法在诗词创作中的运用。

作者周紫芝介绍
周紫芝(1082-1155),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周紫芝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周紫芝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周紫芝存词150首。
周紫芝相关作品

西江月·连理枝头并蒂

连理枝头并蒂,同心带上双垂。

背灯偷赠语低低。

一点浓情先寄。

翡翠钗头摘处,鸳鸯枕上醒时。

酸甜红颗阿谁知。

别是人间滋味。

西江月·谁把蓝揉翡翠

谁把蓝揉翡翠,天将蜡做梅花。

晚来秋水映残霞。

水墨新描图画。

纸上写将心去,眼边送却愁来。

今回相见比前回。

心下忡忡越?。

西江月·画幕灯前细雨

画幕灯前细雨,垂莲盏里清歌。

玉纤持板隔香罗。

不放行云飞过。

今夜尘生洛浦,明朝雨在巫山。

羞蛾且莫斗弯环。

不似司空见惯。

西江月·池面风翻弱絮

池面风翻弱絮,树头雨退嫣红。

扑花蝴蝶杳无踪。

又做一场春梦。

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

眼前无处说相思。

要说除非梦里。

西江月·天意未教秋老

天意未教秋老,花容刬地宜霜。

酒肌红软玉肌香。

不与梨花同样。

来伴孙郎小宴,临风为舞霓裳。

更深绿水照红妆。

便是采莲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