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见梅年年为客遍天涯。
梦迟归路赊。
无端星月浸窗纱。
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
新来瘦转加。
角声吹彻《小梅花》。
夜长人忆家。
客中见梅年年为客遍天涯。
梦迟归路赊。
无端星月浸窗纱。
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
新来瘦转加。
角声吹彻《小梅花》。
夜长人忆家。
多年来漂泊天涯,客居他乡。归乡的梦姗姗来迟,回家的路途是那么遥远。不知为何,明月与繁星的光辉洒在窗纱上。窗前横斜着一枝带着寒意的梅花疏影。
愁肠还未寸断,两鬓却已先斑白。近来更是日益消瘦。远处传来号角声,吹奏着《小梅花》的曲调。漫漫长夜,人更加思念家乡。
赵长卿一生仕途不顺,常漂泊在外,客居他乡。这首词可能是他在羁旅途中见到梅花时有感而发创作的。在他乡见到梅花,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此词来抒发自己客居天涯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
上阕描绘了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对归乡的渴望。“年年为客遍天涯”,一个“年年”强调了漂泊时间之久,“遍天涯”则突出了漂泊地域之广,尽显羁旅之苦。“梦迟归路赊”,归乡的梦都来得迟,更衬出归家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窗外星月的清辉和梅花的寒影,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凄凉。
下阕着重抒发词人的愁苦之情。“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愁肠未断,两鬓却已斑白,近来还日益消瘦,将词人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号角声吹奏着《小梅花》,在这漫长的夜晚,更加勾起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词情景交融,通过描写客中见梅的情景,抒发了词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感。
《阮郎归》是词牌名,又名“醉桃源”“醉桃园”“碧桃春”等。此调以李煜词《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为正体,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赵长卿是宋朝著名词人,自号仙源居士,其词多写男女恋情、闲适生活等,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坚韧、不屈等品质,同时也常被用来寄托思乡、孤独等情感。
这首《阮郎归·客中见梅》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思乡词。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客居他乡的孤寂、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融入到词中。从词的内容来看,词人先通过描述自己多年漂泊的经历,为整首词奠定了愁苦的基调。接着,通过对星月、梅花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凄凉。下阕则直接抒发自己的愁苦之情,从两鬓斑白、日益消瘦到夜长忆家,将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
在艺术手法上,词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词中用词精准,如“浸”“斜”等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景象的特点,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