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陶者》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梅尧臣浏览量:293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陶者》拼音版
táo zhě
[ [ sòng cháo ] ] méi yáo chén
táo jìn mén qián , , shàng piàn       
shí zhǐ zhān , , lín lín shà
赏析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诗》,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似不如“寸”字尖新,极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开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译文
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有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例句
因此,一变而为欺人与自欺,而应当~的武士都变成了小丑。(老舍《四世同堂》九)
作者梅尧臣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相关作品

王府有宝龟,名存骨未朽。

初为清江使,因落豫且手。

白玉刻佩章,黄金铸印纽。

辞聘彼庄生,曳涂诚自有。

高阳关射亭

星弧射狼夜夜张,角弓备寇不可忘。

将军屯师古关下,不尚武力何由强。

日与官兵来会此,弓须射硬箭射长。

更如羿中九乌毙,独见杲杲明扶桑。

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

世人重贵不重旧,重旧今见欧阳公。

昨朝喜我都门入,高车临岸进船逢。

俯躬拜我礼愈下,驺徒窃语音微通。

我公声名压朝右,何厚於此瘦老翁。

笑言哑哑似平昔,妻子信说如梁鸿。

自兹连雨泥没胫,未得谒帝明光宫。

冒阴履湿就税地,亲宾未过知巷穷。

复闻传呼公又至,黄金络马声珑珑。

紫袍宝带照屋屋,饮水啜茗当清风。

邀以新诗出古律,霜髯屡颔摇寒松。

因嗟近代贵莫比,官为司空仍待中。

今成冢丘已寂寞,文字岂得留无穷。

以此易彼可勿媿,浮荣有若送雨虹。

须臾断灭不复见,唯有明月常当空。

况我学不为买禄,直欲到死攀轲雄。

一饭足以饱我腹,一衣足以饰我躬。

老虽得职不足显,愿与公去驩乐同。

驩乐同,治园田,颍水东。

高士王君归建业

风雨起春寒,乘潮晓帆送。

目看瓜步云,心近茅家洞。

忽觉柳已青,来时枝尚冻。

羡尔向江南,正开新酿瓮。

风笛

既殊出塞声,还非江上听。

夜吹送悠扬,高楼月方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