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郁郁呈嘉瑞,降圣覃恩延四裔。
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
保生酒劝椒香腻,延寿带垂金缕细。
几行鹓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
凤楼郁郁呈嘉瑞,降圣覃恩延四裔。
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
保生酒劝椒香腻,延寿带垂金缕细。
几行鹓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
华丽的楼阁呈现出祥瑞之象,皇帝降下圣恩,恩泽遍布四方。夜晚的醮台如同洞天般庄严静谧,清晨的公宴上箫鼓喧闹沸腾。人们劝饮着散发着椒香的保生酒,身上佩戴着金丝细缕的延寿带。朝中的官员们仰望皇帝,一同向着南山呼喊万岁。
柳永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这首词可能是在皇帝举行重大庆典或祭祀活动时所作,用以歌颂皇帝的圣明和国家的祥瑞,表达对皇帝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宫廷的奢华和庄重。
这首《玉楼春》充满了宫廷气息和祥瑞氛围。上阕描绘了皇宫的壮丽和皇帝恩泽的广布,通过“凤楼郁郁呈嘉瑞”展现出皇宫的华丽与吉祥,“降圣覃恩延四裔”则强调了皇帝恩泽的深远。“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将夜晚醮台的静谧与清晨公宴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感。下阕着重描写宴会中的场景,“保生酒劝椒香腻,延寿带垂金缕细”通过对酒和腰带的描写,展现出宫廷宴会的奢华。最后“几行鹓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生动地描绘了官员们朝拜皇帝、高呼万岁的场景,表达了对皇帝的尊崇和祝福。整首词语言华丽,对仗工整,体现了柳永在创作此类应制词时的高超技巧。
1. 应制词:是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诗词,内容多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这首《玉楼春》就属于应制词的范畴。
2. 文化意象:“凤楼”“尧云”等都是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凤楼”象征着皇宫的华丽和尊贵,“尧云”则是对皇帝的赞美和尊崇。
3. 道教文化:“醮台”“洞天”体现了道教文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道教的仪式和观念在宫廷活动中也有所体现。
这首词从整体上为我们展现了北宋宫廷的一场盛大庆典。开篇描绘了祥瑞之景和皇帝的恩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繁荣和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
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
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
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
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
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
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凤枕鸾帷。
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
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
奈何伊。
恣性灵、忒煞些儿。
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
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
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
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從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餱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门,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馀财罢鹽铁。
太平相业尔惟鹽,化作夏商周时节。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
每追念、狂踪旧迹。
长祗恁、愁闷朝夕。
凭谁去、花衢觅。
细说此中端的。
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
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
况渐逢春色。
便是有,举场消息。
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