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戚氏》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柳永浏览量:681

    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戚氏》拼音版
shì
[ [ sòng cháo ] ] liǔ yǒng
                         wǎn qiū tiān                    shà wēi tíng xuān kǎn xiāo shū jǐng líng luàn cán yān rán wàng jiāng guān fēi yún àn dàn yáng jiān dāng shí sòng bēi gǎn xiàng lín shuǐ dēng shān yuǎn dào tiáo háng rén chǔ juàn tīng lǒng shuǐ chán yuán zhèng chán yín bài qióng xiǎng shuāi cǎo xiàng yīng xuān xuān       
                         guǎn nián fēng jiàn biàn qiāo qiāo zhì gèng lán zhǎng tiān jìng jiàng qīng qiǎn hào yuè chán juān mián mián yǒng duì jǐng kān zhǐ àn xiǎng cóng qián wèi míng wèi hóng lóu wǎng wǎng jīng suì qiān yán       
                         fēng guāng hǎo dāng nián shǎo yàn cháo huān kuàng yǒu kuáng péng guài dāng duì jiǔ jìng liú lián bié lái xùn jǐng suō jiù yóu mèng yān shuǐ chéng xiàn niàn míng qiáo cuì zhǎng yíng bàn zhuī wǎng shì kōng cǎn chóu yán lòu jiàn shāo jiào qīng hán jiàn yān huà jiǎo shù shēng cán duì xián chuāng pàn tíng dēng xiàng xiǎo bào yǐng mián
戚氏古诗译文

秋末时节,一场短暂的小雨洒落在庭院屋前。栏杆外的菊花已显稀疏,井边的梧桐枝叶零乱,萦绕着残烟。我心中满是凄凉,望向江关,飞云在暗淡的夕阳间飘荡。当年宋玉悲秋的感慨,正如同我此时面对流水和登山的心境。路途遥远,行人凄惨,厌倦了聆听那陇水潺潺的声音。此时,寒蝉在败叶间吟唱,蟋蟀在衰草中鸣叫,相互呼应,喧闹不止。

我独自住在客馆,度日如年。风露渐渐变化,不知不觉已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天空晴朗,银河清浅,明月皎洁。思绪绵绵不绝,长夜对着这景象,怎能忍受屈指暗暗回想从前。那时没有功名没有俸禄,在繁华的街道和红楼中,常常一年又一年地拖延时光。

京城的风光美好,当年年少的时候,早晚都沉浸在宴饮欢乐之中。况且还有一群狂放怪异的朋友,遇到有歌可唱、有酒可饮的场合就尽情流连。分别以来,时光飞逝如箭,过去的游玩如同梦境,那烟水行程不知有多么遥远。想到名利,长久地被它困扰而憔悴不堪。追忆往事,只徒然留下凄惨愁苦的容颜。更漏移动,渐渐感觉有了一丝轻寒。画角声渐渐呜咽,几声残响。我对着闲置的窗前,熄灭灯火直到天亮,抱着自己的影子无法入眠。

戚氏古诗注解
  • 一霎:一阵,一会儿。
  • 庭轩:庭院和走廊。
  • 槛菊:栏杆外的菊花。
  • 井梧:井边的梧桐。
  • 宋玉悲感: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他作有《九辩》,开篇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叹,后人常以宋玉悲秋来形容文人对秋天的感慨。
  • 陇水:河流名,这里泛指流水声。
  • 蛩:蟋蟀。
  • 更阑:夜深。
  • 绛河:银河。
  • 婵娟:形容月亮的美好。
  • 绮陌红楼:繁华的街道和红楼,指歌楼妓馆。
  • 帝里:京城。
  • 迅景如梭: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 漏箭移:更漏的箭移动,表示时间的流逝。
  • 画角: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声音高亢凄厉,常用于军中或报时。
戚氏创作背景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失利,长期漂泊在外,羁旅生涯的寂寞与怀才不遇的苦闷一直伴随着他。这首《戚氏》大约创作于他晚年,此时他经历了更多的人生挫折,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一个秋末的傍晚,他独自置身于客馆,面对凄凉的秋景,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戚氏古诗赏析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共二百一十二字,是柳永最长的慢词。词的上片描绘了秋末的凄凉景象,通过“晚秋天”“微雨”“槛菊萧疏”“井梧零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作者以宋玉自比,抒发了自己的悲秋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中片由景入情,描写了词人在客馆中的孤独寂寞和对往事的回忆。“孤馆,度日如年”直接抒发了他的孤独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则将他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回忆起过去在繁华都市中的放荡生活,与现在的落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片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名利的厌倦和对往事的悔恨。“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回忆起当年在京城的欢乐时光,更增添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感叹时光飞逝,过去的美好已经一去不复返。“念名利,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表达了他对名利的厌倦和对往事的悔恨。最后,“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以景结情,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痛苦推向了高潮。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柳永慢词的艺术特色。

戚氏知识点

1.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2. 《戚氏》是词牌名,柳永的这首《戚氏》是该词牌的代表作。

3.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他的《九辩》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主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词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婉约派词多写儿女情长、离愁别绪,风格委婉细腻;豪放派词则多写壮志豪情、家国大事,风格豪迈奔放。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戚氏讲解

这首《戚氏》是柳永词中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词人的羁旅之愁、怀才不遇之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艺术上,这首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善于运用意象,如“晚秋天”“微雨”“槛菊”“井梧”“残烟”“飞云”“夕阳”等,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增强了词的感染力。二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上片

作者柳永介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相关作品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

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

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

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

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

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

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驻马听·凤枕鸾帷

凤枕鸾帷。

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

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

奈何伊。

恣性灵、忒煞些儿。

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

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

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

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煮海歌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從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餱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门,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馀财罢鹽铁。

太平相业尔惟鹽,化作夏商周时节。

征部乐·雅欢幽会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

每追念、狂踪旧迹。

长祗恁、愁闷朝夕。

凭谁去、花衢觅。

细说此中端的。

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

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

况渐逢春色。

便是有,举场消息。

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