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写情》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李益浏览量:179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写情》拼音版
xiě qíng
[ [ táng cháo ] ]
shuǐ wén zhēn diàn yōu yōu , , qiān jiā xiū       
cóng xīn ài liáng , , rèn míng yuè xià 西 lóu
写情古诗译文

躺在精美的竹席上,思绪万千,悠长的情思绵绵不断。和佳人相约千里之外,本是令人期待的美好约会,却在这一晚宣告结束。

从此以后,再也无心欣赏这美好的夜晚,任凭那明月静静地沉下西楼。

写情古诗注解
  • 水纹珍簟(diàn):带有水纹图案的珍贵竹席。簟,竹席。
  • 思悠悠:思绪悠长。
  • 佳期:美好的约会、相聚的日子。
  • 一夕休:一个晚上就结束了,指约会失败。
  • 良夜:美好的夜晚。
写情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推测,可能是诗人与心仪之人相约却未能如愿,从而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以抒发内心的失望与惆怅之情。

写情古诗赏析

首句“水纹珍簟思悠悠”,描绘出诗人躺在精美的竹席上,思绪飘远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悠长、惆怅的情感基调。“思悠悠”三字,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次句“千里佳期一夕休”,直接点明了主题。“千里佳期”说明此次约会来之不易,充满了期待;而“一夕休”则如晴天霹雳,将所有的期待瞬间击碎,强烈的反差更凸显出诗人的失望与痛苦。

后两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既然约会已失败,那么美好的夜晚对他来说也失去了意义。“任他”二字,表现出诗人的一种无奈和决绝,他不再留恋这良辰美景,任由明月西沉,自己则沉浸在痛苦之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诗人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在约会失败后的失落与伤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写情知识点

1. 李益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以边塞诗和爱情诗最为著名,其边塞诗风格豪放,爱情诗则情感细腻。

2.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明月西沉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失落。

3.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成为了千古名句,被后人广泛引用,表达失恋后的痛苦和对美好事物的无感。

写情讲解

这首诗围绕一次约会的失败展开,从诗人的心理变化入手,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他的情感世界。

开篇的“水纹珍簟思悠悠”,让我们看到诗人在约会前的期待和憧憬。他躺在舒适的竹席上,脑海中满是即将到来的美好约会。然而,“千里佳期一夕休”的现实却如一盆冷水,将他的热情瞬间浇灭。

后两句则是诗人在遭受打击后的反应。他对美好的夜晚失去了兴趣,不再关注明月的皎洁,这体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已经达到了极点。这种情感的转变,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爱情的挫折对诗人的影响。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同时,也能从诗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无奈,引发我们对爱情的思考。

作者李益介绍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李益相关作品

过马嵬二首 [第二首一作李远诗]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

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

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

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离马嵬。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零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汉宫词 [一作韩翃诗]

汉室长陵小市东,珠帘绣户对春风。

君王昨日移仙仗,玉辇将迎入汉中。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山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