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长干行》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李益浏览量:174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渺渺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长干行》拼音版
zhǎng gàn háng
[ [ táng cháo ] ]
qiè shēn guī , , yān chén céng shí       
jià zhǎng gàn rén , , shā tóu hòu fēng       
yuè nán fēng xìng , , jun1 xià líng       
yuè 西 fēng , , xiǎng jun1 yáng       
lái bēi ? ? jiàn shǎo bié duō       
xiāng tán dào ? ? qiè mèng yuè fēng       
zuó kuáng fēng , , chuī shé jiāng tóu shù       
miǎo miǎo àn biān , , háng rén zài chù ? ? hǎo chéng yún cōng , , jiā lán zhǔ dōng       
yuān yāng 绿 shàng , , fěi cuì jǐn píng zhōng       
lián shí , , yán táo huā hóng       
zuò shāng rén , , chóu shuǐ chóu fēng
长干行古诗译文

回忆我在深闺的时候,连烟尘是什么都不知道。嫁给了长干的商人,常到沙头去等候风色。五月南风刮起来的时候,我猜想你已南下巴陵;八月西风吹起之时,我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你来我往是如此的悲伤,相见的日子少而离别的日子多。你到湘潭还要多少天呢?我的梦已越过了重重风波。昨夜狂风大作,吹折了江头的树木。江水茫茫暗无边际,远行的人究竟在何处?真希望你能骑着浮云骢,我们在兰渚东边相会。那时我们就像鸳鸯嬉戏在绿浦之上,又像翡翠鸟相伴在锦屏之中。可怜我才十五岁多,面色如桃花般红润。没想到做了商人的妻子,整天为水患和风浪而发愁。

长干行古诗注解
  • 长干行: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长干,地名,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南。
  • 深闺:指女子居住的内室。
  • 烟尘:这里指社会上的事。
  • 沙头:沙滩边。
  • 风色:风向和风力,这里指行船的气候条件。
  • 巴陵:今湖南岳阳。
  • 扬子:指扬子江,长江下游河段。
  • 湘潭:今属湖南。
  • 浮云骢:骏马名。
  • 兰渚:生有兰草的水中小块陆地。
  • 翡翠:鸟名,羽毛美丽。
长干行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乐府诗中的《长干行》多写商妇的爱情和离情,李益这首诗也是如此。它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江南时期,观察到商人妇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世界,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长干行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商妇的口吻,细腻地刻画了她对远行经商丈夫的思念之情。诗的开篇通过“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描绘出女子婚前的单纯和对世事的无知。嫁给商人后,她开始关注风色,因为这关系到丈夫的行船安全。“五月南风兴”到“行人在何处”,以时间为线索,叙述了女子随着季节更替对丈夫行程的揣想和担忧,展现出她内心的焦虑和牵挂。“好乘浮云骢”以下几句,描绘了女子对与丈夫相聚的美好憧憬,与前面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最后“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直接抒发了她身为商人妇的无奈和哀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生动地展现了商妇的复杂情感世界。

长干行知识点

1. 《长干行》是乐府旧题,多写商妇的爱情和离情。

2. 诗中运用了时间顺序来叙述,增强了诗歌的叙事性和层次感。

3. 通过对女子心理活动的描写,如揣想、担忧、憧憬等,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

4. 李益是中唐诗人,以边塞诗和爱情诗著称,这首诗体现了他在爱情诗创作上的成就。

长干行讲解

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商妇的角度,展现了爱情中的离别之苦。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商妇的情感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从婚前的天真无邪,到婚后对丈夫的日夜思念,再到对相聚的渴望和身为商人妇的无奈,每一个情感阶段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女子在婚姻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能欣赏到诗人高超的叙事和抒情技巧。例如,诗中对季节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烘托了气氛,也暗示了女子的心境变化。此外,诗中的一些词语和典故,如“浮云骢”“兰渚”等,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作者李益介绍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李益相关作品

过马嵬二首 [第二首一作李远诗]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

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

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

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离马嵬。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零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汉宫词 [一作韩翃诗]

汉室长陵小市东,珠帘绣户对春风。

君王昨日移仙仗,玉辇将迎入汉中。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山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