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元稹浏览量:3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拼音版
yǒng niàn 廿 shī chù shǔ yuè zhōng
[ [ táng cháo ] ] yuán zhěn
xiàng lái yīng niǎo jiàn jiào bái cáng shēn        xià kōng jīng chuī tiān gāo jiàn xīn        shōu shǔ shú fēng jìng cǎo chóng yín        huǎn zhuó zūn zhōng jiǔ róng diào shàng qín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译文

一向处暑之日到来之时,老鹰就会开始祭鸟。渐渐觉得白露收藏,秋意渐浓。

树叶下面空惊一阵秋风发出的声音,秋天高远看不见悲悯之心,万物肃杀。

秋气收敛,农作物成熟,秋风安静,虫儿吟唱。

慢慢浅酌杯中的美酒,从容调理膝盖上的琴弦。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赏析

元稹的吟咏二十四节气诗歌,一到秋天写得也就越发有诗意,越加精彩了。

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但秋老虎仍然还在,所以还不算特别凉爽,要等到白露之后才会真正凉快起来。

首联,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交代的是处暑三候之一:鹰乃祭鸟。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老鹰开始大量捕获小鸟。与其说是祭祀,不如说由于秋季到处是成熟的庄稼,鸟儿们又多,又肥,老鹰捕获小鸟自然容易,吃也吃不完,就出现了“鹰祭鸟”的现象。

另一方面,就是不经意间才发现,白露已经藏在很深的树叶草丛间,秋意开始变浓了。这些奇妙的变化,都会对诗人内心产生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是时光的流逝,一方面是凉爽的秋天终于来了。万物也将迎来各自的命运。

颔联,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一个“空”,一个“高”,写出了秋天的空寂与高远,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空寂与对万物的悲悯之心。一叶知秋,所以诗人能站在叶子下面感受到阵阵秋风发出的声音。天空高远,所以诗人看不见老天的怜悯之心。而万物都将迎来肃杀之气,等待命运的安排。“不见心”三字,写得是处暑三候之二:天地始肃。此时,肃杀之气降临,天地万物开始凋零。老天的怜悯之心不见了,任凭凋零与捕杀。

作者元稹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相关作品

莫愁私地爱王昌,夜夜筝声怨隔墙。

火凤有凰求不得,春莺无伴啭空长。

急挥舞破催飞燕,慢逐歌词弄小娘。

死恨相如新索妇,枉将心力为他狂。

赠毛仙翁

仙驾初从蓬海来,相逢又说向天台。

一言亲授希微诀,三夕同倾沆瀣杯。

此日临风飘羽卫,他年嘉约指盐梅。

花前挥手迢遥去,目断霓旌不可陪。

赠乐天

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时非休浣,司空特许是行

谢傅知怜景气新,许寻高寺望江春。

龙文远水吞平岸,羊角轻风旋细尘。

山茗粉含鹰觜嫩,海榴红绽锦窠匀。

归来笑问诸从事,占得闲行有几人。

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

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

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传父口,莫问城坚不。

平城被虏围,汉属斤城墙走。

因兹虏请和,虏往骑来多。

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

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