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原文
dào
道
bú
不
jǔ
举
yí
遗
出处
《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解释
同“道不拾遗”。
例句
至上元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道不举遗。★明·罗曰褧《咸宾录·南夷志一·爪哇》
简拼
dbjy
繁体
道不舉遺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结构
紧缩式成语
生成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道不掇遗
道不拾遗
英语翻译
no one would pick up in the steet things dropped by other people.
接龙
遗世忘累 :
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
遗世拔俗 :
见“遗世越俗”。
遗世独立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遗世越俗 :
超脱世俗。
遗休余烈 :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同“遗芳余烈”。
遗俗绝尘 :
谓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遗华反质 :
谓舍弃浮华而返归朴质。
遗名去利 :
谓丢弃名位和利益。
遗哂大方 :
见“遗笑大方”。
遗声余价 :
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
遗声坠绪 :
指行将绝灭的诗歌创作传统。
遗大投艰 :
遗、投:交给。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
遗孽余烈 :
指遗留下来的残余势力。
遗害无穷 :
留下无穷的祸患。
遗形去貌 :
谓舍弃一切外在形式。
遗形忘性 :
见“遗形藏志”。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遗德休烈 :
见“遗德馀烈”。
遗德余烈 :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