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原文
bú
不
jiǎo
皦
bú
不
mèi
昧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解释
皦:清白、清晰;昧:糊涂。形容恍恍忽忽,难以捉摸
例句
南朝·齐·王山《头陀寺碑文》:“惟恍惟惚,不皦不昧,莫系于去来,复归于无物。”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
联合式成语
生成年代
古代成语
接龙
昧地瞒天 :
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
昧地谩天 :
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用谎言欺骗他人。亦作“昧地瞒天”。
昧己瞒心 :
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
昧旦丕显 :
昧旦:天色未亮时;丕显:显扬,光大。天不亮就起床,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业。形...
昧旦晨兴 :
昧旦:破晓。指天不亮就起来。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
昧昧无闻 :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昧死以闻 :
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