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原文
nèi
内
xiū
修
wài
外
rǎng
攘
出处
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解释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例句
明·张纶《林泉随笔》:“观于《垂拱》《奏札》二篇及《戊午谠议序》,反复以天经地义内修外攘不可逆为言。”
简拼
nxwr
使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治政等
结构
联合式成语
生成年代
古代成语
接龙
攘为己有 :
窃夺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攘外安内 :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攘往熙来 :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攘攘熙熙 :
喧嚷纷杂貌。
攘权夺利 :
犹言争权夺利。
攘来熙往 :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攘肌及骨 :
比喻侵及腹地。
攘臂一呼 :
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攘袂切齿 :
攘袂:捋起衣袖;切齿:咬紧牙齿。形容十分愤怒或激动的样子
攘袂引领 :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