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原文
zhī
知
nán
难
ér
而
tuì
退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解释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例句
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邹韬奋《经历 新饭碗问题》)
简拼
znet
繁体
知難而退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
偏正式成语
生成年代
古代成语
正音
难,不能读作“灾难”的“nàn”。
辩析
~与“畏葸不前”有别:~侧重于形容退却 :“畏葸不前”侧重于形容害怕。
近义词
听天由命
畏葸不前
望而却步
反义词
知难而进
力争上游
再接再厉
英语翻译
shrink back from difficulties
俄语翻译
отступáть перед трудностями
接龙
退如山移 :
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
退徙三舍 :
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退思补过 :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
退有后言 :
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
退藏于密 :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退让贤路 :
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退避三舍 :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退避贤路 :
贤路:贤人出任的路。指辞去职位,让贤人接替
退食自公 :
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